“夜光材料”的學名是長余輝材料,“夜光杯”、“夜明珠”等物品即為長余輝材料制成。近期,合肥工業大學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科研團隊合作,發現了發光時間最耐久的長余輝材料“CaAl2O4:Eu,Nd”的發光機理和原因,該成果日前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材料化學》上發表。
長余輝材料俗稱“夜光材料”或蓄光型發光材料,特性為受可見光或紫外光激發后,可保持幾十分鐘到幾十小時不等的持續發光,該類材料在弱光照明、應急指示、信息存儲和顯示、節能建筑、智能交通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截至目前發現的余輝時間最長、應用前景廣泛的長余輝材料是“CaAl2O4:Eu,Nd”,這種發藍紫色光的材料,余輝時間可達19個小時以上。然而盡管經過了多年研究,人們對其發光的機理仍不清楚,并制約了開發應用。
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安徽省的支持下,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團隊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合作,采用第一性原理計算方法,系統地對“CaAl2O4:Eu,Nd”中的各種雜質和缺陷的電子能級結構進行了理論研究,完整的解釋了其發光機理及其長余輝產生的原因。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采用長余輝材料制作的路燈,只需要白天曬曬太陽就可以提供一整夜的照明。”研究團隊成員、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張博介紹,他們通過對“CaAl2O4:Eu,Nd”發光機理的分析,進一步提出了設計合成其它新型長余輝發光材料的可能途徑和方法,對推動長余輝發光材料的理論研究和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