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生產新型低密度鋼材的方法,這種鋼材比應用在眾多生產領域的傳統鋼材更堅固、更輕且更有彈性。他們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論文描述了整個制備的過程,研究人員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新型鋼材能在某些領域替代傳統鋼材。
鋼的最大應用領域莫過于制造汽車,近些年來,由于發動機也在尋找更輕的替代品,鋼的需求逐漸在下滑。由于從鐵而來,所以鋼的重量始終是個大問題,人們會增加其他的輕金屬,卻讓它韌性變差或者更加脆弱。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在這次新的嘗試中,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新的混合方式,能夠制造出低密度的鋼,且比昂貴的鈦合金更堅固、更有韌性。
研究人員解釋說,技術秘訣在于在熱處理過程中形成新的結構以及使用正確的混合成分,除了添加傳統的鐵、碳、鋁和錳之外,還添加了鎳。他們發現,鎳能在退火過程中與鋁發生作用,產生了納米尺度的B2晶體。為了確保晶體在金屬中均勻散布,研究人員在電子顯微鏡下研究了樣本。化學家已經確認,B2晶體具有耐剪切性,那么,含有這種晶體的鋼就會變得異常堅固。
研究人員已經與世界上最大的鋼制造商POSCO公司組成團隊,繼續觀察這種新型鋼材可否應用于汽車甚至飛機上。有關計劃的第一步就是觀察新型鋼材制備過程是否具有可擴展性。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