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LNG價格似已疲軟,而這不僅僅因北半球冬季比平常溫暖導致季節性需求較低所造成。在從市場供應緊俏變成結構性供應過剩的過程中,液化天然氣(LNG)會步上鐵礦石或煤炭價格低迷不振的后塵嗎?
據路透社消息,現貨價LNG-AS最近略顯回升,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上周交投在7.70美元,高于上月所創下的6.70美元記錄低點。但就算有這波小回升,亞洲LNG價格仍處于2010年以來未曾見過的水平,且遠低于2014年2月創下的每百萬英熱單位20.50美元的高點。
LNG的季節性模式是,價格自第三季開始上漲直至隔年第一季,因受冬季需求增加的推升。然后在下一次漲勢再度出現之前,從第一季季末左右開始下滑到第二季夏季需求出現之前。
但是,2014年的模式卻完全不是這樣。去年跌跌不休的LNG價格,僅有在12月時出現一小波上漲。而從去年2月的高點至11月低點,跌幅深達54%。
LNG下滑受累于原油價格類似的崩跌以及暖冬天氣,這是不爭的事實,不過這些因素并不能解釋所有的跌勢。令LNG走勢發生變化的是新涌現的供給浪潮,這可能在未來幾年變得更為明顯。
2014年,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年產690萬噸的LNG項目開始投產,首批船貨自昆士蘭柯蒂斯外運,這是澳洲七家在建項目中投產的第一家。昆士蘭柯蒂斯年產740萬噸的項目從去年年底才開始出貨,因此2014年主要的新增供應是艾克森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項目。如果這年產690萬噸的新項目就可以令亞洲LNG價格大幅下滑,那么不難想象到2018年以前僅澳洲一年再增加620萬噸供應,將是何等一翻景象。
美國目前還有4,850萬噸產能正在建設中,到2018年以前也將投產。此外,俄羅斯還有三個LNG項目在建設之中,總產能4,100萬噸,2018-19年之前也將建成投產。這些都是已經確定的新增產能,美國、加拿大和東非甚至還有更多項目最終可能獲得批準。
即便這些計劃中的項目沒有獲批,LNG市場恐怕也難以消化已經在建的這些新增產能,這一點似乎毋庸置疑。
LNG市場就是從這里開始和鐵礦石及煤炭市場有相似之處。在2008年經濟衰退后,全球各地推出刺激措施的那段時期,礦商受到高價格及強勁需求成長的鼓舞,鐵礦石和煤炭都出現過相當快速的供應成長。
隨著中國推動工業化及城鎮化,礦商也深信中國需求將持續強勁上升數十年的預測。雖然中國的工業化及城鎮化仍在進行,但最近幾年鐵礦石及煤炭價格卻已崩跌,因為新增產能的規模之大,連最大膽的需求預測也遠遠趕不上。
而隨著中國經濟成長減速,同時企圖將成長模式重心由重工業轉向消費支出及服務業,就連幾年前算是市場主流共識的鐵礦石及煤炭需求預測,事實也證明仍然太過樂觀了。
LNG的不同之處在于,以更長遠來看,LNG的需求前景較為強勁。
不同于鐵礦石及煤炭,中國當局計劃提高天然氣的使用量,減少使用煤炭;由于鐵礦石制成鋼鐵需要用到煤炭,因此減少用煤,連帶也會減少使用鐵礦石。
中國去年LNG進口量成長10.3%,達到1,985萬噸,低于部份人士的預測,但仍算是相當強勁。不過未來幾年預料將大幅成長,一些人預測,到2029年時,中國每年將消耗超過6,000萬噸LNG。
中國計劃到2020年時天然氣使用量將成長一倍到4,000億立方米,雖然一部分將由俄羅斯輸氣管路及中國國內天然氣增產支應,但大部分將是由LNG供應。中國的氣化LNG產能有3,710萬噸,并且計劃再擴大約4,500萬噸,因此中國將有能力進口更多LNG。
但是否真會如此,很大程度要看價格而定,也因此,如果LNG成本下跌是結構性且持續性的,它將為刺激需求提供一臂之力。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