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作為廣東三大制造業基地之一,在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領域具有無與倫比的先發優勢。2014年,整個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值達8000多億元,佛山占4000多億元,擁有產值超億元裝備企業300多家,其中,產值超10億元的龍頭骨干企業30多家。同時,30多年的經濟發展,裝備制造業已成為佛山第一大支柱產業,在陶瓷機械、木工機械、塑料機械、紡織機械、醫療機械等領域,形成了一批高市場占有率的特色主導行業,其中陶瓷機械、木工機械、塑料機械分別占全國市場的90%、60%和30%,陶瓷壓機、干式變壓器、床具機械、注塑機、針織大圓機、真空泵等產品的技術水平處于國內甚至國際領先。領銜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為佛山傳統產業的提質增量和轉型升級提供了重大機遇。
僅有過去的優勢還不夠,佛山更需要的是在現有基礎上深化和提升。2014年8月,佛山市政府出臺了《佛山市打造萬億規模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基地工作方案》,正式拉開了打造萬億裝備產業帶的大幕。隨后,有關扶持方案、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等政策相繼出臺。計劃通過創新驅動、市場引領、集聚發展、轉型升級,形成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體系,到“十三五”期末(2020年),全市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500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超過10000億元。
佛山市重點開展質量提升、龍頭帶動、重點突破、市場開拓、智慧機械、產業配套、區域協調等“七項工程”,將制造業定位于產業發展的高端方向,并在發展關鍵智能基礎共性技術上采取了四項舉措:
建設智能制造產業基地。依托廣東省智能制造產業基地核心區、國際機械裝備交易市場、佛山國家高新區等載體,通過政策驅動、示范帶動、載體建設、平臺服務等手段,打造集研發、工程設計、核心零部件、精密加工、系統集成、品牌服務、高端展會于一體的智能制造全產業鏈。
實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選取100家制造企業作為試點,重點推廣先進過程控制、現場總線、工業機器人、制造執行系統、網絡協同制造等技術,支持與鼓勵企業加快建設“數字化工廠”及應用工業機器人。
加大本地機器人企業培育力度。開展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系統集成、設計、制造、試驗檢測等核心技術研究,攻克關鍵零部件,推動汽車、沖壓、鍛造、民爆、物流等行業的部分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產品。
打造裝備制造云制造平臺。依托“中國在線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務平臺,鼓勵本地裝備制造企業與國內一流的裝備制造科研院所在云平臺上對接,開展協同研發、協同設計、協同制造和協同營銷。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