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工信部指出,2015年國內原材料需求總體有望保持穩定,預計2015年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增速在8%左右,但行業增速會進一步放緩,鋼鐵、電解鋁等面臨較大困難,下行壓力較大。
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共存
工信部披露的數據顯示,2014年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增速8.3%,較2013年下降2個百分點,其中石化、鋼鐵、有色、建材行業增長分別為7.2%、7.2%、11.4%和9.6%。受益于鐵礦石、煤炭價格大幅下降,2014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利潤304億元,增長40%,但銷售利潤率只有0.9%,仍處于工業行業最低水平。有色金屬(4577.38,15.910,0.35%)行業全年實現利潤2053億元,同比下降1.5%。石化化工行業實現利潤7652億元,同比下降8.5%,其中煉油下降幅度較大,同比減少69%。
工信部指出,國內原材料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共存,市場供求矛盾突出。從市場需求看,國內對大宗原材料消費將進入峰值弧頂區,已呈現緩中趨降趨勢。預計在經濟新常態下,原材料工業產能過剩問題將長期存在,倒逼鋼鐵、石化、有色、建材等行業加快轉型調整。
2015年,隨著中央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系列政策的細化落實,特別是棚戶區改造、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以及“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的實施,國內原材料需求總體有望保持穩定,預計2015年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增速8%左右,有望保持平穩發展勢頭。但在宏觀經濟調結構、促轉型的總體形勢下,以及受產能嚴重過剩等因素影響,行業增速會進一步放緩,鋼鐵、電解鋁等面臨較大困難,下行壓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