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氣相聚乙烯漿液型催化劑(PGE-101),日前在吉林石化公司27.4萬噸/年LLDPE裝置圓滿完成了超冷凝及冷凝態生產條件下的工業應用試驗,并實現裝置負荷的平穩過渡。試驗期間共生產1.34萬噸DFDA-7042優級品產品,催化劑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合同要求,性能居國內領先水平。
這標志著中國石油擁有了自己的氣相聚乙烯漿液型催化劑,同時打破了國外公司對氣相聚乙烯漿液型催化劑的壟斷格局,也標志著中國石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氣相全密度聚乙烯催化劑技術。
工業應用試驗結果表明,在超冷凝操作條件下,該催化劑活性達到2萬kgPE/kgcat,產品堆積密度0.37~0.382g/cm3;在冷凝態操作條件下,催化劑活性達到2.9萬PEkg/kgcat,產品堆積密度0.376~0.382g/cm3,產品的細粉含量小于1%,裝置運行平穩,未出現反應器飛溫、靜電、分布板堵塞等現象,樹脂粉料干爽、流動性好,未出現過渡料。
聚烯烴的技術核心是催化劑。PGE-101催化劑用于Unipol工藝LLDPE、LLDPE/HDPE裝置,生產全密度聚乙烯樹脂。目前中國石油全密度聚乙烯樹脂產能260萬噸/年,每年需漿液型催化劑100噸,但該市場幾乎被UCC公司全部壟斷。因此,氣相聚乙烯漿液型催化劑的國產化成為石化院科研人員努力攻克的目標。
從2005年開始,石化院科研人員刻苦攻關,歷經小試、模試、中試、工業化等研究試驗,攻克了催化劑制備的核心技術,創新性地將載體表面修飾技術與噴霧干燥技術相結合,改善了催化劑懸浮液滴的表面性能,使通過噴霧干燥得到的催化劑具有較好的顆粒形態,催化劑粒度分布更均一,細粉含量更少。
同時,科研人員還在催化劑組分中引入一種多官能團的給電子體化合物,使催化劑活性中心在載體表面分布更加均勻,從而解決了催化活性與產品堆積密度相互制約的難題,使催化劑活性與產品的堆積密度更好地平衡。PGE-101催化劑核心技術已申請5項專利,2項技術秘密。
據悉,2015年,PGE-101催化劑將在大慶石化公司開展工業應用試驗,并將在中國石油內部進行推廣應用。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