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獲悉,中國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團隊為我國鉀鹽公司的勘探開發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形成了良好的產學研結合模式。目前,相關公司規劃規模化生產后將達到年產800萬噸以上,老撾或成為我國最重要的鉀鹽礦海外供應基地。
中國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梁光河說,我國雖然育種走在世界前列,但氮磷鉀使用比例不合理,發達國家土壤施肥氮磷鉀比例一般為1∶0.42∶0.42。農業部對氮、磷、鉀施用比例要求是1∶0.43∶0.3,目前我國這一比例卻為1∶0.4∶0.17。
據介紹,老撾是中國鉀鹽礦走出去戰略中進展最快的地區,其鉀鹽礦資源極為豐富,在我國0.5米厚的礦層已屬工業可采厚度,但在老撾以北京普悅公司為例,其鉀鹽礦的平均礦層厚度達96米,平均品位18.7%。
梁光河說,目前在老撾有多達11個中國鉀鹽開發公司正在進行鉀鹽礦的勘探和開發,占領的鉀鹽礦面積占整個老撾含鉀面積的約90%,探明的總儲量是中國儲量的10倍以上。目前已經建成試產的產能規模是年產77萬噸鉀鹽,這些公司包括中農集團和四川開元公司及北京普悅公司等,從2006年開始至今,梁光河團隊就為其提供技術支撐。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