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預計,受全球汽車市場和輪胎市場增長帶動,2014年全球合成橡膠需求量約1610萬噸,2015年將進一步增至1680萬噸。但是,全球經濟依然面臨著不確定性,各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美國經濟復蘇緩慢,歐洲經濟低迷,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導致全球合成橡膠制品需求疲軟,預計合成橡膠供需仍將失衡,產品價格也將持續面臨壓力。
中國仍是全球增長引擎
作為全球最大的合成橡膠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市場將繼續成為推動全球合成橡膠行業增長的重要引擎。輪胎行業是合成橡膠最大的下游產業,中國機動化大趨勢為輪胎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動力,盡管中國汽車產業增速在放緩,但是由于其強大的剛性需求,汽車產業仍將保持6%至8%的增幅,這對輪胎行業和上游的橡膠行業是十分利好的消息。
然而,近年來中國國內市場出現的投資熱潮,使中國合成橡膠的產能和產量持續增長,合成橡膠產能已經占全球產能的近三分之一,但市場需求并沒有出現相應的快速增長,銷售價格持續下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發展也步入新常態。要適應這一新形勢,橡膠行業需要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加速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轉型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輪胎綠色化提供機遇
和中國大部分行業類似,合成橡膠行業存在著結構性的產能過剩,國內很多橡膠生產企業由于產品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不高、產品低端同質化嚴重導致價格戰愈演愈烈。事實上,那些高性能原材料還是有很大的市場機遇。舉例而言,國內綠色輪胎市場的發展將會助推上游原材料包括高性能合成橡膠產品的增長。近年來,歐盟、日本、韓國及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紛紛開始實施輪胎標簽法,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已出臺《輪胎行業準入條件》,并于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重點強調了節能環保,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安全的綠色輪胎,規定了輪胎產品質量必須符合相關標準等。2014年3月,由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組織制訂的《綠色輪胎技術規范》自律標準開始試行。作為國內首部針對綠色輪胎的規范條例,該標準為主管部門下一步實現強制性輪胎標簽分級奠定了基礎,為有效推進綠色輪胎產業化進程,實現輪胎產業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
根據最近一項由朗盛委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實施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國外政策倒逼出口輪胎升級、國內政策淘汰落后產能、消費者接受程度越來越高的大環境下,預計2015年中國整體輪胎市場綠色化率有望突破20%,而這一數字在2010年僅為2%左右;2020年,綠色輪胎將占到全國輪胎市場60%以上。
合成橡膠作為重要的原材料,是高性能輪胎的技術制高點,將成為未來綠色輪胎產品技術升級的重要基礎,包括釹系順丁橡膠、溶聚丁苯橡膠等在內的關鍵原材料有望得到快速增長。朗盛正在新加坡建設的一座釹系順丁橡膠工廠今年將投產,設計年產能為14萬噸,主要滿足亞太地區不斷增長的綠色輪胎的需求。
另外,汽車輪胎無內胎化的趨勢也對丁基橡膠尤其是鹵化丁基橡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朗盛在新加坡還有一座設計年產能達10萬噸的丁基橡膠工廠,主要生產高品質鹵化丁基橡膠以及普通丁基橡膠,以應對亞太地區不斷擴張的機動化趨勢。
三元乙丙膠成投資熱點
除綠色輪胎所需的高性能合成橡膠產品,合成橡膠領域中另一個亮點是三元乙丙橡膠。三元乙丙橡膠由于具有密度較低、耐熱、抗氧化、耐化學性、耐候性和絕緣性能好等特點,主要應用于汽車行業,如車門密封條、軟管、皮帶及減震部件等。除此之外,三元乙丙橡膠在塑料改性、電纜電線、建筑和石油添加劑等行業也有廣泛應用。中國目前三元乙丙橡膠的自給率非常低,90%以上的需求依賴進口,而且需求還在以每年超過7%的速度增長。朗盛設計年產16萬噸的三元乙丙橡膠工廠將于今年在常州市投產,屆時將大大緩解國內三元乙丙橡膠的供需矛盾。然而,隨著全球企業越來越看重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市場,國內外廠商多套新建和擴建裝置的投用將使中國三元乙丙橡膠市場的競爭壓力增加,相關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得好,必須注重加大科技投入,優化裝置生產工藝,開拓新品種和新牌號。(作者:朗盛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 錢明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