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與江南大學合作,日前首次解析了氧化型聚乙烯醇水解酶(OPH)的晶體結構,這是迄今為止首個被解析出的聚乙烯醇(PVA)水解酶。同時,研究人員還獲得了OPH與底物抑制劑乙酰丙酮和辛酸的復合體的晶體結構。這些研究成果為設計改造PVA水解酶,以實現PVA的高效生物降解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PVA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廣泛應用于黏合劑、纖維漿料、紙品加工劑等產品。但在很多行業尤其在紡織和造紙工業的應用中,產生大量難以生物降解的PVA廢水,在環境中造成累積后嚴重影響生態平衡。利用酶法水解PVA能有效提高PVA的降解效率,降低傳統處理工藝中的能耗和成本,顯著減少環境污染。據研究人員介紹,PVA的降解主要涉及兩類酶,第一步通過脫氫酶氧化PVA為氧化型PVA(OPA),第二步通過水解酶水解OPA,從而達到降解PVA的目的。
該研究得到國家“863”計劃,長江學者和創新研究團隊計劃等項目的支持。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外知名期刊發表。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