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油價的下行,各大石油企業不得不收縮戰線,減緩上游投資,業內分析師表示,依照目前的油品價格,石油企業已經無利可圖,必須通過結構調整緩解油價下行的沖擊。
據了解,美國《烴加工》雜志稱,2015年全球烴加工業的投資將超過3240億美元,比2014年預期的2790億美元投資額大漲,創歷史新高。煉油、石化和天然氣加工等領域前景樂觀。
道路燃料需求的強勁增長是全球煉油工業增長和吸引投資的主要驅動力,尤其對發展中國家是這樣。2015年,新建和現有煉廠將加工處理非常規原料,如天然氣液(NGLs)、瀝青、重質石油和頁巖油等,其中超過53%的新增產能出現在發展中國家。
2015年全球石化行業將繼續強勁增長。亞太、拉美和中東地區的產能將擴大。另外,受益于廉價的頁巖氣原料,美國的產能將大幅增長,2020年前美國將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新建石化項目。
天然氣逐漸成為需求增速最快的化石燃料。供應和需求的雙增長導致在全球范圍大量投資涌入了天然氣行業。這些投資包括建設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和接收終端、天然氣處理工廠、分餾裝置、管線和存儲設施。
全球烴加工業發展主要動力是一些國家天然氣資源的大幅增加、北美頁巖油氣革命和新一輪石化擴能潮。全球石化工業前景最好的地區是北美和中東地區。其中,北美地區石化工業主要受低價原料的帶動,中東地區主要受益于大量新建石化裝置陸續投產。這兩個地區將進一步擴大石化產能,并通過出口滿足全球需求的增長。
包括巴西、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在內的非經合組織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導致新的能源需求出現。為滿足新的需求,能源生產國正在受益于新的天然氣資源、較為廉價的原料和新建項目的投資。由于擁有豐富的頁巖資源儲量,北美將在未來20年中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此外,未來幾年,美國有望成為液化天然氣凈出口國。
《烴加工》雜志編輯斯蒂芬妮·羅曼諾表示:“全球烴加工業正經歷一波難以置信的擴能熱潮,新的業務機會非常多,而所有的擴能和機會都是受到了新的原油和天然氣資源的支撐。尤其是北美石化工業正在進入復興時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