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山西焦化行業:未來將何去何從

作者: 2015年01月13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山西焦化業產能利用:從60%到80%,怎樣實現?   焦爐煤氣高效利用制化學品項目是當前焦化企業謀求轉型的方向之一。圖為焦化企業焦爐煤氣回收系統。   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是很多行業正面臨的問題。山西

 山西焦化業產能利用:從60%到80%,怎樣實現?


  焦爐煤氣高效利用制化學品項目是當前焦化企業謀求轉型的方向之一。圖為焦化企業焦爐煤氣回收系統。

  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是很多行業正面臨的問題。山西焦化行業用10年時間,淘汰了9000萬噸落后產能,為全省經濟發展、全行業健康發展交出了一份成績單。而今,山西焦化行業正醞釀再用幾年的時間,將焦化行業產能利用率從現在的60%提達到80%以上。從60%到80%,山西焦化行業會經歷怎樣的變革?未來將何去何從?中國化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淘汰落后 10年達到9000萬噸

  “山西省焦化行業依托山西省優質豐富的煉焦煤資源優勢,經過20多年來的不斷更新、整頓、提升,完成了從土法煉焦、改良焦、小機焦到大型機械化的升級,在煉焦規模、焦炭產量、技術裝備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提升,成為中國最大焦炭生產、貿易基地,成為山西六大支柱產業之一。”近日,山西省經信委能源處處長王黎紅對山西焦化企業的發展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但這樣的進步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據我們統計,山西省近10年來,淘汰落后焦化產能在9000萬噸以上。”山西德鴻化工咨詢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閆德鴻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2014年工信部給山西省下達的淘汰任務是678萬噸,山西省自己下達的任務是1112萬噸,其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在全國都是罕見的。”

  盡管任務艱巨,但據記者了解,2014年10月31日、11月3~5日,作為全省焦化行業的主管部門,山西省經信委能源處分3批次,赴呂梁孝義市、汾陽市、臨汾市、太原古交市督促檢查焦化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

  對于這樣的鐵腕治理,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曹紅彬認為,產能嚴重過剩是山西焦化行業最根本的壓力,如果不能把產能嚴重過剩、市場嚴重供大于求的問題解決,大多數焦化企業是翻不了身的。他進一步強調,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勢必會加劇市場惡性競爭,造成行業虧損面擴大、企業職工失業、銀行不良資產增加、能源資源瓶頸加劇、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直接危及產業健康發展,甚至影響到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大局。

  山西省焦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政策研究室蘇亞杰也這樣認為。他說:“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山西焦化行業一蹶不振后,產能過剩、成本優勢喪失、企業負擔較重、產業集中度不高、化產利用不經濟等問題一直較為突出,加上焦炭價格的起伏波動,焦化企業陷入困頓。當前必須采取這樣嚴厲的做法,才能促進行業繼續發展。”

  市場變化 考驗企業生存能力

  的確,記者在采訪中看到的現實也印證了蘇亞杰的說法。

  “2014年年初焦炭價格是每噸1100元,而現在是830元,一噸降低了270元。我們公司的年產能是60萬噸,現在生產負荷不到產能的三分之一,成本下不去,虧損嚴重,如果焦炭價格再這樣下去,不用政府關停,我們自己就被市場淘汰了。”在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西社新型煤焦化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一位不愿具名的焦化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該園區規劃的焦炭產能是370萬噸,其中稷山縣永恒工貿120萬噸焦項目、山西永祥煤焦集團有限公司130萬噸、稷山縣晉華焦化有限公司60萬噸,東方集團60萬噸。現在山西永祥煤焦集團有限公司65萬噸產能待建,稷山縣永恒工貿120萬噸焦項目也是待建,目前該園區實際產能185萬噸,而正在生產的產能不到100萬噸。

  同樣遭遇的還有山西陽煤豐喜泉稷能源有限公司。

  “山西陽煤豐喜泉稷能源有限公司入駐該園區的前提,就是有充足的焦爐煤氣可保障公司‘3052’項目正常供氣。而今,受焦炭市場的萎縮,原來的建設主體投資建設焦化企業的積極性不高,而我們生產每小時所需的5.5萬方焦爐煤氣根本無法保障,迫不得已,我們已先上兩套日投煤量為650噸的水煤氣水冷壁氣化爐,這樣一來,我們的生產成本將大幅提高。”該公司技術負責人婁俊澤無奈地告訴記者。

  山西豐喜華瑞煤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管理部部長郭永平也滿臉愁云。他說:“新絳縣中信焦化有限公司二期(新絳縣中信鑫泰焦化有限公司)150 萬噸干熄焦項目,原計劃2014年4月建成投產,向我們供應焦爐煤氣。但是由于資金不足,投資不到位,現在只有75萬噸產能投產,且受焦炭市場和生產工藝不穩定的影響,給我公司的供氣量每小時只有1.2萬~1.4萬立方米,是原計劃的40%,影響了我公司的生產。”

  “這些現象在山西焦化行業并非個案。近10年來,山西省焦化產能動態控制在1.2億噸,而實際在1.4億~1.6億噸,平均年產量為8626.76萬噸,平均利用率在60%以下,低于全國平均開工率74%,更低于國際通行產能過剩的標準衡量78%。”閆德鴻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山西省煉焦固定成本一般在170元/噸左右,當開工率為80%,增加固定成本42元,當開工率下降至70%時候,則增加固定成本72元,開工率維持60%時候,則增加固定成本113元。不僅如此,固定成本增加同時,因開工率的下降,焦爐煤氣、焦油、粗苯等產量相應大幅度下降,焦爐煤氣用于保溫,化工產品收益大幅銳減。

  導致這樣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山西省焦化企業的興起和發展是依賴山西豐富的煉焦煤資源優勢,還依賴于山西小煤礦為山西煉焦煤企業提供了價格相對低廉的煉焦煤,使山西焦化產業在焦炭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上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山西省化工設計院原院長、焦化專家牛振奎告訴記者,“隨著小煤礦的整合,價格低廉的原料煤供應渠道中斷,更由于省內短途汽車運輸高于省外鐵路運輸成本,山西省焦化企業原料價格優勢基本喪失。”

  山西晉陽集團焦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景學韌則認為,工藝、裝備決定成本,成本決定生存。目前能耗、技術、工藝、環保、消防、安全、職業健康衛生、人工等因素都增加了企業的成本,當一個企業的產品成本遠遠高于銷售價格時,停產、淘汰勢在必行。這就是市場的力量。

  環保約束 淘汰落后提高準入門檻

  除了市場給了焦化企業運行的壓力,那么下一步山西焦化市場還將面臨哪些壓力?

  曹紅彬表示,焦化行業是典型的“兩高一資”產業。環保部頒發《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CB16171-2012)要求,從2015年1月1日起,老企業執行新建企業水污染排放濃度限制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制的標準要求,這將對焦化企業提出來更高的要求。

  “不僅如此,國家能源局早在2014年10月發布了《關于調控煤炭總量、優化產業布局的指導意見》,意見下發的目的就是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節能減排、治理大氣污染等工作,將按照上大壓小的總體思路,嚴控增量、優化存量,發展先進、淘汰落后,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總體生產力水平。未來措施的影響將會逐漸體現。” 山西省化工設計院總工程師曹陽說道。

  曹陽介紹,焦化企業環保壓力日益加大,還體現在要嚴格執行國家行業準入標準,以此促進產業園區化、規模化、現代化、大型化集聚發展。今后山西省原則上不再布點新的粗苯加工、煤焦油初級加工項目,各市根據現有的初加工項目進行置換或調整項目承載主體,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鼓勵不同集聚區之間進行原料二次互換,提高同一產品的深加工集中度,實現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同一集聚區不重復建設同類型化產深加工項目。還將加強對重點焦化集聚區配套污水集中處理、化產集中加工平臺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推進集聚區內焦化聯產、原料資源統籌利用、三廢集中處理,實現焦化產業轉型升級和環境友好一體化發展。

  “盡管山西省內部分煤焦化企業是集焦炭、化產回收、煤制甲醇、煤制烯烴于一體的現代化環保企業,但這些只是焦化污染防治的一個縮影,并不是所有的焦化企業都能很好地在環保設備上更新并及時投產。”曹陽強調,新《環保法》已經開始實施,罰款上不封頂,顯然所有目前在環保方面不合格的鋼廠、焦化企業、煤礦必須通過技術改造、替換設備等措施,來達到國家標準。因此,環保成本的提高將成為焦化產業鏈上的又一層壓力,同時也是淘汰落后產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轉型思路 化工焦或有新天地

  面臨這樣的重重壓力,山西焦化企業將何去何從?

  山西省原化工廳廳長白玉祥就為新絳縣煤化工產業循環經濟園區開出了藥方。

  “新絳縣煤化工產業循環經濟園區是山西省新型工業產業示范基地之一,園區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以煤炭深加工為基礎,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方向進行規劃建設。”山西省新絳縣煤化園區管委會主任樊文勝告訴記者,目前該園區入駐園區企業30余家,每年有冶金焦產能390萬噸、合成氨26萬噸、尿素40萬噸、順酐15萬噸等多種煤化工產品,但基本還是“煤—焦—化”粗加工產業鏈,今年情況不是很好。

  白玉祥給出樊文勝的建議是,利用現有焦化的過剩產能生產化工焦,實現焦化裝置滿負荷生產,同時可滿足化產品加工裝置的正常運行。園區現有焦化產能390萬噸,其大型焦爐(炭化室高5.5米)用于生產冶金焦供應市場,將中型焦爐(炭化室高4.3米)的產能拿出部分產能生產化工焦,供合成氣化工用原料,向現代煤化工轉型發展。有三個方案,一是采用副產剩余焦爐煤氣與化工焦氣化煤氣雙氣頭耦合工藝生產合成氣建設;二是以每年6億標準立方米焦爐煤氣和85萬噸化工焦氣化煤氣為原料生產60萬噸甲醇聯產19萬噸 LNG,每年60萬噸甲醇產能則采用MTG工藝生產20萬噸 93#(R)清潔汽油,副產3.2萬噸LPG;方案三是以每年6億標準立方米焦爐煤氣和85萬噸化工焦氣化煤氣為原料生產6億標準立方米合成天然氣。

  牛振奎非常贊成白玉祥的觀點,他表示,他們做過調查研究,近幾年不虧損企業的經驗就是高開工率。較高的開工率,可以使每噸焦固定成本下降,焦化副產化工產品增多,以化補焦,可使企業在盈利的條件下正常運營,但焦炭市場基本固定,高開工率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正常的銷售。解決的辦法就是利用煉焦裝置富余的產能,生產化工氣化焦,進而生產市場短缺天然氣。

  牛振奎指出,焦炭按照質量指標和應用領域不同,可以分為冶金焦、鑄造焦和蘭炭(半焦),三者之間的區分主要在于結焦溫度和焦炭的強度等存在差異。鑄造焦相對需求量小,蘭炭一般用長焰煤生產,多用于電石、玻璃等領域。西北地區的許多焦化企業已經轉向生產化工焦、氣煤焦等產品,占領電石、玻璃、陶瓷等市場。

  牛振奎指出,生產化工焦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高穩定冶金焦產品質量,提高服務質量,穩定冶金焦的市場客戶源;二是在冶金焦合同不滿的情況下,富余產能可以利用山西廉價的氣煤資源、高硫煤資源生產化工焦,從而提高煤焦裝置的開工率和化產品的產量;三是生產化工焦要作好經濟測算,無論是銷售氣化焦,還是自身配套化工焦氣化生產天然氣、甲醇等產品,都要算好經濟賬,化工焦成本應起碼低于無煙煤的銷售價。同時要注意,測算綜合經濟賬,化工焦成本過高,如能部分生產化工焦,提高開工率,增加化產收入,在保障企業有一定利潤的條件下,適當降低化工焦的成本,使后續化工焦加工產品有相當可觀的利潤水平,則較容易引資進行化工焦延伸加工的合作。四是要注意配煤的研究,無論是生產冶金焦,還是化工焦,都要加強配煤的研究,以低價的煤,生產高質量的冶金焦,低價的煤生產成本更低的化工焦,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兼并重組 打造千萬噸級焦化園區

  市場形勢的變化,政策的不斷嚴格,使得山西焦炭行業的改革也正在加快。

  “就在剛剛過去的12月,山西省焦化行業兼并重組工作領導組辦公室發布了《關于下達全省焦化兼并重組主體及所屬企業名單(第一批)的通知》,從中可知將由133家所屬企業組合成67家主體企業,鋼鐵配套企業由17家所屬企業組合成14家主體企業。”閆德鴻指出,這為今后焦化企業化解落后過剩產能、集約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著新一輪兼并重組的推進,到2015年,山西省將打造4個1000萬噸級的焦化園區,3個1000萬噸級和10個500萬噸級特大型企業,前15位焦化企業產能占全國動態產能比例達70%以上,山西焦化企業正在兼并重組中發展。

  各個地方政府也正為此努力。據了解,呂梁市堅持焦化并舉,鞏固焦炭企業兼并重組成果,全市焦炭總量控制在4500萬噸以下,單企規模達到200萬噸級,園區(集中區)焦炭生產占到全市總產能的85%以上。孝義市則規劃到2015年所有焦化企業將全部入駐園區,焦炭總產能控制在1500萬噸左右;單企產能達到200萬噸級以上,炭化室高度達到6米(含5.5米搗固)及以上;形成6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180萬噸甲醇、20萬噸苯加氫、60萬噸烯烴生產能力。園區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每年可實現產值1000個億元、利稅100個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萬多個,建成世界一流的煤化工產業基地。

  山西省副省長郭迎光對此指出,山西焦化行業下一步的發展要在建設節能、環保、高效的大型現代化焦爐和大力延伸化產深加工產業上做文章。

  山西省經信委副主任胡榮華也表示,山西焦化行業目前正按照省委王儒林書記著力推動煤炭產業向市場主導型、清潔低碳型、集約高效型、延伸循環型、生態環保型、安全保障型的“六型”轉變,走出一條“革命興煤”之路的要求,全面推進焦化行業廉潔發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安全發展、統籌發展,將通過幾年努力(到2017年),化解焦化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

  “從60%到80%,提高20%,從現在到2017年去完成,山西確實需要付出艱巨的努力。”閆德鴻不無感慨地說。

 


  圖為某被淘汰的年產60萬噸焦化企業閑置設備一隅。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