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原油進口權放開更待何時

作者: 2015年01月13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原油進口權放開問題,將作為成品油市場化改革的配套措施之一,在2015年上半年取得突破。”一位業內人士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透露。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制定進口原油加工企業的資質標準。該標準有望篩選出一些

  “原油進口權放開問題,將作為成品油市場化改革的配套措施之一,在2015年上半年取得突破。”一位業內人士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透露。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制定進口原油加工企業的資質標準。該標準有望篩選出一些規模較大、技術先進的地方煉油企業,并給予其原油進口權。

  原油進口權多年來一直處在制度壟斷中。中國的原油進口資質分為國營和非國營貿易兩類,國營資質被賦予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珠海振戎和中化集團5家國有企業,其進口配額實行自動許可,進口數量沒有上限限制。

  擁有非國營資質的是23家貿易公司,其進口實行配額制。但依照1999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清理整頓小煉油廠和規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見》,國家對國內生產的原油和進口原油實施全國統一管理,最終這些貿易公司進口的原油絕大部分進入了中石油或中石化的煉油廠。

  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總監李莉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目前在中國石油(601857,股吧)產業鏈中,從煉廠、成品油批發、以及終端加油站環節的市場準入都是放開的,目前唯一剩下的就是原油進口權仍受到嚴格管制。”

  這一體制的延續,使除中石油、中石化之外的地方煉油企業只能將燃料油(即重油)作為原料進行生產,油品質量參差不齊,這無疑加大了市場監管難度,也成為了成品油市場化的障礙。

  李莉表示,當前中石油、中石化并不反對放開原油進口權,他們反對的是未有效監管的無序開放。目前國內煉油產能嚴重過剩,一些地方小煉廠雖然煉化能力弱小,環保不達標,卻沒有受到有效監管。未來,如果這些企業獲得原油進口權,則將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國家發改委對這一問題已有所考慮,并將在即將出臺的標準中,以煉油企業的裝置能力、生產情況、技術經濟和環保指標作為標準,篩選出幾個大型的、技術先進的煉油企業,給予其原油進口資質。

  可以預測,政策實施后,直接獲益的企業將是被篩選出的這幾個地方大型煉油企業。同時,一些小型煉油企業,由于自身產能落后,又無法獲得進口資質,將逐步被淘汰。而對于整個成品油市場化改革來說,在計價周期、調價限額等常規定價機制改革的基礎上,逐步放開原油進口和使用,再擇機下放成品油定價權給企業,最終可實現成品油的完全市場化。

  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通過多年爭論,目前原油進口權放開已經不存在現實的障礙,只等待政府的政治決斷,而這一改革早已箭在弦上。”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