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2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在其國標委網站上公布了《復合橡膠通用技術規范》等一批國家標準批準發布的公告,熱議4個多月的復合膠配方新政終于塵埃落定。公告給予了新標準6個月的緩沖期,即從201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準將復合橡膠定義為“生橡膠與炭黑、二氧化硅(白炭黑)等配合劑的均勻混合物”。當按ISO 9924試驗時,復合橡膠中生橡膠含量不應大于88%(質量分數)。根據2015年新的關稅方案,煙膠片和標膠的關稅分別由1200元/噸提高至1500元/噸,也即意味著如果無法按照“88%生膠+12%非膠成分”新配方生產和進口復合膠,那么現有的97%及99%天膠含量的復合膠將被視為原膠,每噸進口需繳納1500元/噸的關稅。
對各方面的影響:
2015上半年
對于輪胎廠而言,復合膠政策落地后,為了保證人民幣原料的供應,規避新規帶來的關稅增加,上半年將會增加舊有配方復合膠的采購。這也將給貿易商帶來一定的交易機會。預計國內貿易商和下游輪胎廠將利用半年的緩沖期加大復合膠采購,此舉將改善海外的銷售,并減輕復合膠對全乳膠的大幅貼水。但若上半年復合膠進口過多,下游儲備了足夠多的原料后,貿易商繼續集中到貨,則未來市場將面臨庫存消化的壓力,并進而傳導至海外,引發行情的再度下跌。
2015下半年
年中將成為重要的時間節點。加工廠和輪胎廠需要在半年內找到通用的配方并實現量產,否則6月以后原復合膠工廠的產量將急劇下降,尤其是馬來專門的復合膠工廠將面臨停產。加工廠一旦大幅減產,將傳導到膠農割出的原料被積壓,膠價將進一步面臨下行壓力。而對于緬甸、老撾、菲律賓、越南、柬埔寨等區域,其原料原本主要銷往馬來用于生產復合膠,一旦銷售受阻,可能加速低價傾銷,甚至出現二盤商鋌而走險走私到中國的現象。
關注原料供應安全
對于下游而言,如何保證原料供應的安全性成為重中之重。中國輪胎廠每年150萬噸的復合膠采購量,如果無法尋找到合適的新配方,關稅上升后進口原膠帶來的成本上升將成為不能承受之重。復合膠標準的調整,會促進中國輪胎廠與上游橡膠工廠的一對一合作,開發適合自身使用的符合新標準要求的新復合膠。
未來市場需要的復合膠
是既得到中國輪胎廠買家的配方認可,又易于東南亞加工廠生產,且一種配方即可滿足多數客戶需求的革新性產品。從目前東南亞的加工廠來看,僅有極少數工廠有此能力。詩董已和中國多個輪胎廠的技術部門進行了研發方面的合作,并已開始小批量的88%配方復合膠生產試用,搶占了新一輪的市場先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