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2011年在冠州軸承產業園建廠,當時年產值1000萬元。現在預計2014年的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3年增長了2倍。這增長速度是我們‘單打獨斗’時不敢想的。”12月31日,在冠縣北館陶鎮三和軸承有限公司,總經理史貴修說。近年來,北館陶鎮立足本地軸承加工這一產業特點,重點建設了冠州軸承產業園,形成了較大規模的軸承工業聚集區,加快了鎮域軸承產業的發展。
“原來我在自己村里建的廠,受交通、水、電等各方面條件制約,企業發展速度一直不快。”史貴修說,2011年,他聽說鎮里建設了軸承產業園,水、電、交通等各項配套設施非常健全,于是積極聯系鎮政府著手企業"進園區"的相關事項。“在園區建廠后,原來制約企業發展的一些硬件問題都不存在了,企業發展的步伐也明顯加快。”史貴修說。
北館陶鎮一方面加強軸承產業園的硬件建設,為企業營造良好的設施環境,另一方面,他們立足企業長遠發展需要,積極組織園區內企業外出參觀學習,拓展發展思路,提高產品檔次。”通過鎮政府組織的多次外出學習,我們認識到了自身不足,也學到了很多先進的發展理念。今年,我們投資8500萬元建設了5條全市最先進的軸承生產線,它所生產軸承的精密度和原來相比提高了兩個級別,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冠州軸承產業園內的川創軸承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小東說。
“工業園區對企業的幫助,還體現在推動企業抱團成長上。”史貴修說,企業進入園區后,就像進入一個“大家庭”,不再“單打獨斗”,大的訂單一起接,需要工人時一起招,無形間提高了企業生產力,降低了企業成本。“這樣的規模效應對企業發展的幫助是巨大的,即提高了企業形象,也增強了各方面能力。目前全國各地的客戶都紛紛來我們企業訂貨。”史貴修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