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化學在現代化學中處于基礎和核心地位,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它還將繼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這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丁奎嶺近日在東方科技論壇上提出的觀點。
合成化學將繼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
他認為,揭示分子轉化中化學鍵活化、斷裂和重組的本質規律,是合成化學實現科學原始發現和技術源頭創新的根本出路,發現新反應、創制新物質、實現新功能是合成化學的根本任務。
丁奎嶺強調,合成化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最顯著特點就在于它具有強大的創造力,不僅可以制造出自然界業已存在的物質,還可以創造出具有理想性質和功能的、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質。丁奎嶺從合成化學與健康、農業、生命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密切關聯,闡述其基礎與核心地位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他認為,目前合成化學已經達到了空前的成熟水平,無論分子多么復雜,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人們總會順利合成獲得。
“合成化學通過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與融合,產生出了越來越多的跨學科前沿交叉新領域,為合成化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對合成化學本身在不同時空尺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因此,合成科學需要更高水平的科學創造力,以探索其無限的可能性。”丁奎嶺說。
他指出,合成科學的主要任務是功能分子創制,是多個基礎和應用學科領域的基石,“功能分子創制主要依靠合成化學和合成生物學的手段實現。”他進一步解釋說,前者的優勢在于可設計性強、靈活多變,善于運用簡單的催化體系和反應試劑構建復雜分子,且不局限于自然界存在的官能團和結構基元,能夠獲得自然界稀缺的分子。后者的優勢則在于理解、利用并改造細胞合成工廠,對特定目標分子的合成效率極高,成本較低,且復雜目標分子的結構愈復雜,其優勢愈明顯。如果能夠加快促進合成化學和合成生物學的交叉融合,充分發揮兩者的協同優勢,將有助于更高效地創制功能分子,從而為醫藥和能源等領域奠定物質基礎。
“通過合成創造價值,用合成的分子影響和改變世界”,這是丁奎嶺對合成化學所追求的科學境界的描繪。他提出上海有機所將以生物醫藥、材料、能源和環境等領域的重大需求為導向,以化學鍵活化、斷裂和重組的本質規律認識及分子轉化的精準調控為突破口,以新物質創制和新過程發現為載體,將基礎研究的原始發現轉化為國家需求的原創技術,引領合成科學發展,滿足國家需求的發展目標。
同時,他希望國內相關研究機構能夠擴大交流與合作,聚焦分子轉化科學前沿,發揮合成科學的創造性,發現分子轉化新過程和新規律,共同創制功能分子新物質,以造福社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