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104年已經成為“鏡花雪月”的聚烯烴市場而言,2015年能否可以站上一個新臺階呢?不少期貨公司的年報顯示,未來聚烯烴市場仍舊充滿了不少變數。
未來聚烯烴市場仍充滿不少變數
不可否認,隨著近年來煤化工市場的迅速發展,傳統石化市場受到了不少沖擊。在不少期貨公司看來,煤化工和PDH新產能仍將繼續沖擊2015年聚烯烴市場,預計供應過剩局面或加劇,且隨著低成本貨源的增多,市場整體重心仍將繼續下移。
“重心繼續下移將會影響到供需面的變化,回料供應繼續減少,進口增速持續下降,石化和煤化工生產利潤持續下降,這些因素都將會限制整個市場重心下移的空間,最終達到一個均衡價格。”業內人士說。
對于甲醇市場來講,2014年共投產甲醇制烯烴項目6套,烯烴340萬噸,配套甲醇685萬噸,缺口甲醇200萬噸。其中,山東神達11月份投產,雖然提振山東地區甲醇需求,但是由于傳統下游超預期較差,對甲醇價格提振仍然有限。
廣發期貨研究報告認為,2015年將會有593.3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投產,配套甲醇產能1030萬噸,需要外購甲醇580萬噸。其中,江蘇盛虹、興興新能源集中在華東地區,不管是從西北、山東采購還是進口,都將造成甲醇物流、貿易格局的改變。另外,甲醇制烯烴項目的實際需求還要觀察甲醇、丙烯價格的配比。
“2014年下半年由于丙烯價格大跌,外購港口甲醇制聚丙烯不如直接外購丙烯聚合劃算,部分廠家采用直接外購丙烯來降低成本。2015年國內丙烯將轉向供應過剩,丙烯價格存在長期壓力,這將成為2015年制約甲醇價格主要因素。”
在上海中期期貨研究報告看來,原油價格連創新低,國內丙烯價格大幅下挫,使得甲醇制烯烴成本優勢不在,目前我國已投產的部分煤制烯烴項目自2014年12月初開始直接采購乙烯、丙烯,而山東等地計劃年底投產的煤制烯烴項目已出現推遲投產情況。如果原油價格進一步下滑,后期山東、西北、華東等地前期計劃在建的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可能會繼續推遲投產時間,而現有已經投產的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會出現開工降低甚至停產的可能。
熊市中維持低位運行
對于2015年化工品市場的整體走勢,多數業內人士看來,似乎還要在漫漫“熊途”中度過。
“當前塑料市場整體狀況為成本支撐塌陷,下游需求疲弱。隨著一季度下游季節性需求來臨,PE市場或有所反彈,但若上游原料市場尤其原油仍處于低位,需求高峰過后不排除下探7500點位可能。下半年伴隨經濟好轉,PE市場或有所好轉,但鑒于成本中樞已經下移,上行突破10500位置存在較大壓力”中銀國際期貨研究報告認為。
2015年國內PP或將繼續迎來產能密集投產,由于明年國內經濟或進一步放緩,2015受新產能擴產影響,PP供需面壓力較大。同時國際原油大幅下跌后,傳統油制、煤化工和PDH三種路線的PP成本相差不大,這種情況下國際原油走勢對國內PP整體成本影響增強,從PP目前動態成本和毛利來看,后市PP仍有壓縮空間。2015年建議關注8000、8500、9000一線等整數關口壓力,以及7500、7000、6500一線等整數關口支撐。
在華泰長城期貨無錫營業部負責人錢濤看來,2015年影響PTA最大的肯定還是成本方面,原油決定了化工品的重心。產能投放方面因PTA與PX的新產能基本同時投產,不會產生時間差行情。產業鏈上各自開工負荷變動將影響價差變動,消費出現大幅增長可能性較低,但亦能維持略增態勢。“總體來看,2015年PTA或將是一個振蕩行情,預估波動范圍4000—6000元之間。”
至于甲醇,由于其供應壓力進一步增大,甲醇制烯烴雖有望帶動需求面增長,但受外圍因素制約程度較大的背景下,2015年國內甲醇市場走勢難言樂觀,整體重心將較2014年大幅下移,鄭醇指數預計在1900—2800之間波動。部分期貨公司建議,投資者需重點關注甲醇開工情況、甲醇港口庫存、甲醇制烯烴項目的投產、甲醇與聚丙烯的利潤和價差情況,在甲醇制烯烴項目投產前期可能存在階段性的做多機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