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源戰略,包括能源供給戰略、能源消費戰略、能源技術戰略,追求多元化、清潔化。面對推動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的重要使命,中國需要全產業的合作,實現協同創新,引進和研發更先進的技術,以加速推進能源產業的轉型升級,實現中國能源戰略的轉型。
能源產業轉型變革 企業把握機會贏在當下
能源事關現代經濟的各個環節,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全球能源消費統計顯示,人類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可耗竭的化石燃料。因此,積極尋求新的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新型替代能源就成為世界各國優先考慮的戰略重點,也是一國能否贏得全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而且,能源與其他一些問題密切相關。例如,大量科學證據顯示全球氣候變化是由人類過度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的。因此,要減緩氣候變化就必須降低碳排放,而降低碳排放就必須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能源問題與其他問題的相互牽扯,加大了解決能源問題的難度。
以轉型推進能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堅持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加快電源結構、產業結構和國內國際布局調整。加大低碳清潔能源和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煤電機組開發力度,低碳清潔能源裝機超過3800萬千瓦,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煤電機組臺數居全國首位。圍繞電力產業打造煤炭、交通、科技、金融等產業協同發展的模式,整體產業鏈競爭能力不斷提升,有效平抑了能源價格大起大落帶來的市場風險。在中國發電企業中率先“走出去”,像抓國內發展一樣抓國際化開拓,培育相應的海外管理團隊,在海外能源市場低迷的情況下,2014年項目投資收益同比提升7億元。
企業以市場化為動力、以信息化為手段、以集約化為導向,著力建立符合現代企業特點的管理制度,大力推行以三級管理體系、專業化和精細化管理為重點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向改革要發展、向創新要效益。以提升發展潛力、完善治理結構、增強盈利水平為目標,優化資本布局,率先進行股份制改革,開創了電力企業境外上市的先河。積極有序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激發企業內部活力。堅持面向高精尖、面向生產經營、面向產業化,大力實施科技引領戰略,推進技術創新,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率先建設國產大容量高參數低排放發電機組、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示范工程,持續引領行業技術進步。
能源互聯網將有力推動我國能源行業轉型升級
當前,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和產品研發取得了重大突破,互聯網正在加速對金融、汽車、旅游等各個傳統行業的變革和融合,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行為,催生了很多新業務和新應用,引發的產業變革有利于生產力發展、有利于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這種發展趨勢是任何人無法阻擋的。如何利用互聯網成為傳統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組合孕育了全新的行業機會。
能源關系國計民生、關系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安全。面對全球能源格局的急劇變化,能源行業存在迫切的轉型需求。一方面,美國“頁巖油氣”革命改變了能源供需關系,全球能源需求重心逐漸東移;另一方面,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的作用日益明顯。
新能源企業:瓶頸與創新同在
同樣站在能源轉型十字路口上的,還有諸如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國電集團)的新能源企業。
國電集團副總經理高嵩介紹,雖然目前我國能源還是以煤炭作為主體,但是新能源已經得到高度重視和良好發展。以國電集團為例,到目前為止,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了1785萬千瓦,占全國1.2億總裝機量的15%,超過全國風力發電裝機量的20%。
在未來的發展中,高嵩表示,國電集團作為一家大型央企,有很多優質資源。在風能領域,國電集團也作了很大的投資和嘗試,在減排技術、脫硫、脫銷、除塵等環節都進行了優化。
目前,其發電技術的效率可高達48%、發電煤耗為256克千瓦時,居世界首位。“這些技術突破不僅源于單個設備、技術的創新,還來源于管理的創新、運行模式的創新。”
高嵩同時指出,新能源企業在轉型期還有許多難關和瓶頸需要突破,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府與企業、國企與外企等多方面的合作。與會專家還表示,新能源產業的自身建設也不能忽視,應保證足夠吸納可再生能源的能力,與此同時,技術上仍須加大研發力度。
當前,人們需要更方便、更穩定、更低價而且可持續的能源供應,面對智慧型機器的應用、天然氣時代的來臨以及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解決方案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正在成為應對這些挑戰的關鍵。
當前,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能源發展形勢出現新變化的大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即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