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煤化工市場的迅速發展,傳統石化市場受到了不少沖擊。在不少期貨公司看來,煤化工和PDH新產能仍將繼續沖擊2015年聚烯烴市場,預計供應過剩局面或加劇,且隨著低成本貨源的增多,市場整體重心仍將繼續下移。
聚烯烴市場未來的變數
令市場感到疑惑的是,對于2104年已經成為“鏡花雪月”的聚烯烴市場而言,2015年能否可以站上一個新臺階呢?不少期貨公司的年報顯示,未來聚烯烴市場仍舊充滿了不少變數。
“重心繼續下移將會影響到供需面的變化,回料供應繼續減少,進口增速持續下降,石化和煤化工生產利潤持續下降,這些因素都將會限制整個市場重心下移的空間,最終達到一個均衡價格。”業內人士說。
對于甲醇市場來講,2014年共投產甲醇制烯烴項目6套,烯烴340萬噸,配套甲醇685萬噸,缺口甲醇200萬噸。其中,山東神達11月份投產,雖然提振山東地區甲醇需求,但是由于傳統下游超預期較差,對甲醇價格提振仍然有限。
廣發期貨研究報告認為,2015年將會有593.3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投產,配套甲醇產能1030萬噸,需要外購甲醇580萬噸。其中,江蘇盛虹、興興新能源集中在華東地區,不管是從西北、山東采購還是進口,都將造成甲醇物流、貿易格局的改變。另外,甲醇制烯烴項目的實際需求還要觀察甲醇、丙烯價格的配比。
“2014年下半年由于丙烯價格大跌,外購港口甲醇制聚丙烯不如直接外購丙烯聚合劃算,部分廠家采用直接外購丙烯來降低成本。2015年國內丙烯將轉向供應過剩,丙烯價格存在長期壓力,這將成為2015年制約甲醇價格主要因素。”
在上海中期期貨研究報告看來,原油價格連創新低,國內丙烯價格大幅下挫,使得甲醇制烯烴成本優勢不在,目前我國已投產的部分煤制烯烴項目自2014年12月初開始直接采購乙烯、丙烯,而山東等地計劃年底投產的煤制烯烴項目已出現推遲投產情況。如果原油價格進一步下滑,后期山東、西北、華東等地前期計劃在建的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可能會繼續推遲投產時間,而現有已經投產的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會出現開工降低甚至停產的可能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