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業類無塵車間的特殊性和火災危險性,建筑防火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六點:
一、消防給水和滅火設備
1、無塵車間的生產層及上下技術加層(不含不通行的技術夾層),均應設置室內消火栓。消火栓的用水量不小于10L/s,每支水槍的出水量應不小于5L/s。
2、無塵車間內設有貴重設備、儀器的房間應設置固定滅火設施。當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宜采用預作用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當設置氣體滅火系統時,不應采用能導致人員窒息和對保護對象產生二次損害的滅火劑。
二、消防通訊設施
由于無塵車間室內大量使用金屬板材,一般屏蔽效果很強。所以在無塵車間內應設置一套完善的消防通訊設施。這套設施不僅為內部職工在發生火災后報警和通訊使用,更應提供參與滅火的消防官兵使用,以確保火場通訊的暢通,減少不必要的通訊中斷和通訊故障,以確保滅火人員的生命安全。
三、防火分隔
1、無塵車間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2、無塵車間樓層數的判定:由于工藝要求,無塵車間的層高一般較普通廠房高,并需要設置上下技術夾層或技術夾道,夾層內設置一些設備、風機、風管、電纜、氣體和液體的輸送管道。它與潔凈區之間由鏤空地板、吊頂或錯綜復雜的管道上下連通。如果將技術夾層算為獨立的一層,防火分隔顯然很困難,筆者借鑒專家的意見認為可將上下技術夾層及生產區作為一層來考慮,但應在上下夾層內設置相應的消防設施。
3、無塵車間的防火分區。由于工藝的需要,生產車間生產線長度達到200余米,按照《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設置防火分區完全不現實。鑒于該類工業的從業人員少,如果加強安全疏散條件和防火滅火設施配備,可按照生產需要設置防火分區。
四、安全疏散通道
1、安全出口與疏散通道:在無塵車間的設計中,人員的安全疏散是尤為重要,也是較復雜的。應按照《無塵車間設計規范》要求每一生產層、每一防火分區或每一潔凈區的安全出口數量,均不應少于二個,且安全出口應當分散布置。設計時應盡量使疏散路線與工藝流程分隔開,滿足從任何一處生產地點至安全出口不經過曲折的人員凈化路徑,應直接明了避免曲折,且在走上設置明顯的指示標志。
2、火災撲救出入口的要求:由于無塵車間是個封閉間,一旦發生火災,給消防隊員的撲救帶來困難,因此規范要求無塵車間的外墻應設可供消防隊員通往廠房潔凈區的專用消防口,消防口的間距不大于80m,其寬度不應小于750mm,高度不小于1900mm,應有明顯標志,消防口平時可封閉,使用時由消防隊員從室外打開。設計中在廠房內的火災撲救入口門應盡量開設在樓梯間內或疏散走道上,保證滅火人員的自身安全。
五、通風和防排煙
1、易燃、易爆區域的排風應與一般區域分開,單獨設置,并選擇防爆型排風風機。
2、為保證生產安全和員工安全,應設置事故排風系統。事故排風系統應設自動和手動控制開關,手動控制開關應分別設在無塵車間及無塵車間外便于操作的地點。
3、無塵車間的走廊,應設置機械防排煙設施。無塵車間內管線種類較多,若增加一套防排煙管道有很大難度,無塵車間機械防排煙系統可于通風、凈化空調系統合用,但必須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
4、風管應采用不燃材料,并根據相關規范的要求設置防火閥。
六、電氣
1、無塵車間內應設置供人員疏散用的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在消防口處應設置紅色應急照明燈。
2、無塵車間內應設置備用照明,滿足所需要的場所或部位進行各項活動和工作所需的最低照度,一般不應低于正常照明照度標準的1/10。
3、無塵車間生產區(包括技術夾層)、機房、站房等均應設置火災報警探測器。無塵車間生產區及走廊應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
4、無塵車間內可能產生靜電危害的設備、流動液體、氣體或粉體管道應采取防靜電接地措施。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