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能源工作會議將提早到來,預計25日召開。
綜觀即將過去的2014年,最強的聲音是推動能源革命,最終實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能源局的簡政放權、加強監管就在此大背景下展開。
監管工作是2014年能源工作的主線,就在最近,能源局還連續發布三道“特急”通知,促進分布式光伏發展,對光伏行業可謂利好。
能源局局長吳新雄還撰文稱,“要規范審批流程,促進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同時創新審批聽證制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快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
上述這些問題都可能是能源工作會議討論的議題。能源局過往最為人詬病的是審批,有審批的領域,潛藏著各種潛規則和貓膩。新的國家能源局從三定方案開始,就限制和減少項目審批,加強監管。但在新的領域怎么監管,一直是難題。
審批滋生的腐敗不斷沖擊著能源局的公眾形象,從2014年初的能源工作會議起,能源局的思路就開始清晰,有收有放。能源局絕大部分信息都通過官方網站公開發布。
某位地方能源系統人士頗有感觸,工作會議的材料管得比以前嚴格了,此后還專門組織系統人士學習保密規定,公開的對外渠道比以前收緊。對外聯系的口子集中到一處,即便是日常交流和拜訪渠道都統一管理。
收緊對外管理的同時,監管和審批改革推動得有聲有色。能源往往是大項目,在歷次下放審批權中,都能看到審批權在逐漸減少,很多項目下放給地方核準。
“確實是減少了,項目方面再不需要跑部了,但也有問題,新的規則下到底怎么管項目,哪些可以完全不用管,還不明確。”這位地方人士評價說。
很多項目因此拖著,互相推諉,建設速度放慢,哪個部門都不愿意承擔責任。上述人士說:“能源應該是只管土地、環評、安全等方面,達標即建,減少中間審批的環節,政府真正加強監管,后續出現問題就要停工懲罰。”
能源局一直在摸索監管方法,先是以6個黨組成員對口聯系能源大省,調研、傾聽、服務于相應地方的能源發展,繼而以派出機構對能源領域突出問題專項監管,發布監管報告,督促地方執行。
監管的新手段和工具正在建立起來,以前散落的權力不斷被梳理清楚。當然,即便如此,改革過程中還是有各種問題。
譬如,監管的權責并不清晰。普遍的問題是,能源局只能通過文件或發布報告形式監管,但沒有處罰措施,更像是和地方政府的約定,缺乏有效的實施指引。能源發展還是需要國家層面的統籌和引導,重任落在規劃制定上。而規劃制定需要央地、行業內、行業之間的協調,顯然不是一件容易做出成績的事情。
與大方向一致,改革是能源的重頭。但能源牽涉多個部委,客觀上造成聲音大、行動不夠的情形。能源局提出的油氣改革、電改至今也沒有見到方案落地。而這兩個領域被外界寄予很大希望,可能是會議討論的熱點。
當然,以反腐推動改革也是一種策略。多名官員落馬,能源局幾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廉政反腐教育。反腐之后,改革或許會加快。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