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中國再生聚酯纖維產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 2014年12月24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再生聚酯由回收的聚酯瓶、長絲廢料、廢布料等再加工而成,屬廢料回收再利用,質量、價格參差不齊,主要應用領域為一些對質量要求不高的材料如棉纖維混紡料、填充料等。

    聚酯廢料回收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利用聚酯廢料生產再生聚酯纖維,可降低成本,減少石油消耗,提高經濟效益,對化纖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再生聚酯由回收的聚酯瓶、長絲廢料、廢布料等再加工而成,屬廢料回收再利用,質量、價格參差不齊,主要應用領域為一些對質量要求不高的材料如棉纖維混紡料、填充料等。

  與原生聚酯相比,再生聚酯質量較差,以再生化纖為例,相同旦數其手感不如原生的好,而且纖維表面疵點多,粗細不均勻,強力等物理指標稍差。

截至2013年,我國再生化纖產能976萬噸,預計2014年增至1060萬噸左右。盡管我國再生聚酯產能高速增長,但廢棄聚酯回收利用率、技術水平和再生產品檔次較低。

  國內再生聚酯對進口原料(東南亞)的依存度仍較高,截至2013年,我國進口廢PET瓶料達219萬噸,進口依存度18.39%。

  再生聚酯化纖主要分為再生棉型短纖、再生三維短纖和再生長絲。其中,再生棉型短纖占據半數以上產能。截至2013年,我國再生棉型短纖產能552萬噸,再生三維短纖產能300萬噸,再生長絲產能124萬噸。

  美國伊斯曼公司在上世紀80年代研發出甲醇解聚聚酯工藝,并成功量產;美國杜邦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開發出聚酯環保再生技術,但一般在高附加值產品研發。

  我國再生聚酯起步較晚,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逐步從國外購買小生產線,主要生產低檔無紡布、手套用紗線等;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量生產再生瓶片,以及可以部分替代原生聚酯的棉型短纖;2000年后出現了再生長絲等多樣化產品,對原生聚酯產品的替代能力日益增強。

  再生聚酯的優缺點:

  首先,原生聚酯上游原料PTA和MEG均來自原油,而原油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再生聚酯可以大大減輕輕工紡織領域對原油的高度依賴。其次,在諸多應用領域,再生聚酯有著明顯的成本優勢,比如汽車內飾和工業用土工布方面,原生聚酯因成本高而難以廣泛應用,再生聚酯很好填補了這一空缺。

  再次,目前先進的再生聚酯工藝可以很好地控制二次污染排放,而且再生聚酯直接越過了PTA和乙二醇生產環節帶來的污染,應用價值較高。

  不過,目前國內外在再生聚酯利用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再生聚酯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值得贊許,但再生聚酯領域中瓶片的回收、清洗對環境的二次污染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再生化纖行業在回收再生資源、減少白色污染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如生產過程耗能較高,原料清洗處理需要大量水資源并會生成污水等。

  由于我國再生聚酯行業門檻較低,企業工藝水平參差不齊,能源消耗過大、污染控制差等問題日益凸顯,從企業準入標準到原材料把關都沒有相應的準則可依,因此,整個再生聚酯行業急需完善準入機制和生產環保標準。

  再生聚酯行業發展趨勢:

  首先,建立高效、低成本原料回收體系。相對于發達國家和地區在廢棄紡織品,特別是聚酯產品方面已建立的成熟有效回收體系,我國在這方面還未起步,特別是在廢舊聚酯服裝回收上還有很多技術難關需要突破。多回收渠道是開展紡織服裝再循環利用的基礎,然而我國的回收渠道很有限,而且缺乏專業回收機構。目前,我國也在努力進行嘗試,期待通過政策引導、建立和完善相關法規體系、借鑒國外先進發展經驗等方式,多途徑、多渠道發展循環經濟,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特點的一套模式。

  其次,聚酯瓶回收利用具有可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目前,回收的聚酯瓶片已經廣泛應用于非織造布和聚酯短纖的生產上,但在長絲上占比還很小。隨著再生聚酯紡長絲工藝的改進,再生聚酯紡長絲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再生聚酯、原生聚酯的下游需求比較獨立,各自都有成熟的消費領域,替代性不強。從能源、環保角度看,再生聚酯發展空間仍較大,對原生聚酯的替代能力進一步增強,同時隨著再生聚酯工藝技術的進步,食品級的再生瓶片數量將大大增加,再生聚酯與原生聚酯的質量差異將進一步縮小。

  我國聚酯行業產能過剩是不爭的事實,今年以來原生聚酯各品種價格跟隨原料價格連創新低,未來一段時間整個產業鏈仍將維持低迷狀態,這對再生聚酯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緊跟新技術,實時改進瓶級聚酯原料回收工藝,加快產品結構升級,同時拓展再生聚酯纖維的應用領域,使其由過去的簡單、粗放型非織造領域向服用型高端產品邁進。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中國 再生聚酯纖維 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