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傍晚,居住在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焦灣村的焦厚清和往常一樣,下班后看了看天色,打開了臥室一角的窗戶,1小時過后,焦厚清將窗戶關嚴,直至次日傍晚。
“早晨氣味最大,有臭雞蛋的味道,令人很不舒服。”焦厚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這種味道來自旁邊的索普化工基地。焦厚清所住的焦灣村是名副其實的“廠中村”,索普集團的化工廠包圍了這個村莊,裸露的管道從村邊通過,距民房僅兩米左右,甚至還有蒸汽管道從民宅屋頂經過。
解決辦法只有居民搬遷。然而,離政府承諾的搬遷時間已經過去兩個月,搬遷時間表遲遲出不來。諫壁焦灣街道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搬遷延遲主要原因是資金募集沒有到位,沒有能力實施。
一年前的泄漏事故/
2012年7月12日上午10時,鎮江索普化工新發展有限公司發生二氧化硫少量泄漏事故。
一年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事故現場發現,曾發生泄漏事故的工廠與最近的民宅只有一墻之隔,距離不到5米。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索普(600746,股吧)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鎮江化工廠,始建于1958年,1994年成立江蘇索普集團公司。索普集團有全資公司5家,控股公司10家,旗下還有一家上市公司,即江蘇索普(600746.SH)。
記者在該集團所在的諫壁街道發現,這家工廠距離諫壁街道辦事處、街區中心3~5公里左右。從市區的公路進入街區中心,需穿過一條必經小路,路邊就有索普集團的各個分廠,而這條小路與各廠之間的距離不到30米,居民區離工廠不足500米,有的僅為一路之隔。
除了氯氣和二氧化硫泄漏外,當地村民還擔心管道爆炸泄漏。在一年前的泄漏事故中,中毒人數最多的諫壁焦灣村是名副其實的“廠中村”,索普集團的化工廠包圍了這個村莊。記者在現場看到,裸露的管道從村邊通過,距民房僅兩米左右,這些管道主要是堿管道、鹽酸管道、蒸汽管道、漂液管道、氯氣管道等。甚至還有蒸汽管道從民宅屋頂經過。
另據了解,焦灣村癌癥病人近幾年增長較快,尤其以肺癌、肝癌、胃癌、腸癌居多,從村民們提供的部分數據表格及病歷看到,到目前已有60多人死于癌癥。不過,鎮江市京口區環境保護局副局長劉玲表示,很難確定癌癥的形成和索普集團廢氣排放是否有關系,但在村民頻繁的投訴后,當地環保局已經在索普集團化工廠布下了空氣監測點,監測結果顯示,化工廠廢氣并沒有超標排放,環保部門稱,不能以村民的主觀感受替代排放標準來執法。
被漠視的環評/
“作為鎮江最大的化工企業之一,索普集團在成立之初并沒有經過嚴格的環評,整個化工廠區也沒有完整的規劃,這才導致了工廠包圍村莊的逐步形成。”劉玲表示。
而在鎮江市環保部門提供的多份關于索普集團的環評批復顯示:[鎮環審]145號、[鎮環審]159號兩次關于“索普集團鎮江凱林熱能有限公司800Kt/a硫磺制酸裝置及配套余熱發電項目的試生產報告”均回復不同意試生產。監察意見還稱,項目600米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拆遷未落實。但索普集團鎮江凱林熱能有限公司卻置鎮江市環保部門的意見不顧,強行試生產。鎮江市環境保護局2013年1月6日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鎮環罰字[2012]76號(凱林熱能),對該公司作出責令800Kt/a硫磺制酸裝置及配套余熱發電項目停止試生產、罰款兩萬元的行政處罰。
對于整個索普集團化工基地的環境情況,一份江蘇省環境保護廳文件蘇環管(2008)42號《關于對索普化工基地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載明:“報告書所列的規劃范圍與鎮江新區國際化工園距離靠近,中間為諫壁鎮區,且緊靠長江,位置十分敏感,造成污染事故及擾民糾紛很大,因此我廳不同意所列規劃范圍定位為化工園”。
報告明確了合理規劃布局一項,要求基地邊界須設置足夠寬度的空間防護距離,沿京杭運河區域須設置120米寬的沿河綠化帶。污水處理廠須設足夠寬度的衛生防護距離,基地邊界范圍須布置大氣污染較輕的項目,以及做好居民搬遷、安置工作。
“作為環保部門,我們對索普集團也是按環評嚴格要求的,但一直以來因為多種因素,索普集團很難完全做到。而且如今的索普已經非昔日的索普了,企業目前虧損嚴重。自去年7月12日那次村民集體中毒事件后,索普集團加大了環境治理的力度,投入了7000多萬用于環境治理。這與環保部門的要求還很有一定距離。周邊居民尚未完全搬遷就是個最明顯的例子。”劉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因污染嚴重,索普集團被江蘇大學投訴多年。今年“兩會”期間,鎮江市政協副主席、江蘇大學副校長宋慶余提交一份提案,明確提出建議關掉索普。宋在討論會議上直言,索普對周邊環境污染嚴重,效益又不景氣。類似索普這樣的企業,他提出,應該對其實行“休克療法”,直接予以關閉。不過,據鎮江市環保局網站顯示,江蘇索普近年來一直致力于解決污染問題,甚至被評為節能減排模范企業。但是,該企業始終未能完全解決污染這一問題。
“在去年二氧化硫泄漏事故發生后,當地環境監測部門卻指出,現場及周邊地區設立的7個監測點中,只有2個檢測到了微量二氧化硫,5個沒有檢出,事后江蘇大學的大氣自動監測站數據也顯示二氧化硫未超標。”劉玲表示。
搬遷方案進展緩慢/
目前針對于索普集團化工廠包圍村莊的情況,只有兩個解決方法:要么關停工廠;要么對村民進行搬遷。考慮到化工廠帶來的就業機會,據了解,索普集團目前3000多名員工中約一半是當地人,都是廠中村和附近村落的村民。因此,當地政府和村民一致的選擇就是搬遷。
“如果沒有去年那場導致上百人中毒的泄漏事故,東部地區的環境整治不會那么快進行。”當地村民告訴記者。
事實上,泄漏事故發生20天后,8月2日《鎮江日報》頭條登出:鎮江市委書記張敬華主持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整治東部地區環境十條意見;9月6日,市、區和街道負責人在諫壁街道召開會議,宣布索普周邊城中村搬遷計劃,并在2012年年底完成搬遷測量任務;此后,在今年3月21日《鎮江日報》刊登285個重點支撐項目推進表中,第108項是將在今年5月份啟動索普周邊搬遷計劃。
然而,離政府承諾的搬遷時間已經過去兩個月,搬遷時間表遲遲出不來。
諫壁焦灣街道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搬遷延遲主要原因是資金募集沒有到位,沒有能力實施。
另據記者得到的一份對于去年事故處理的政府六號文顯示,對二航三公司宿舍、船廠宿舍、低家洼、索普社區東窯組、紙漿廠宿舍(危舊房區)約4.6萬平方米,長崗社區許家村、焦灣社區鎮澄路以南區域約14.4萬平方米,共計19萬平方米,2012年年底啟動搬遷。搬遷所需的啟動資金,原則上由市城投、水投、交投、國投、土地儲備中心分擔。
上述諫壁灣區街道工作人員稱,目前只募集到約2億元的資金,但這對啟動19萬平方米的搬遷項目來說是杯水車薪,現在的問題是首期募集到的2億元資金,到底用來先拆哪一片,由于遲遲沒有定論,所以搬遷工作就耽擱了。
虧損累累的索普集團/
然而,想要讓索普集團出資搬遷更不現實。
據江蘇索普2012年報顯示,公司虧損4086萬元,同比下降302.46%。公司大股東江蘇索普(集團)有限公司的經營狀況更讓人擔憂,2012年全年虧損約3億元。
“2012年,化工行業的大環境不好,價格下跌得厲害是主要因素。另外,虧損也與熱電廠項目相關。”江蘇索普證券事務代表黃鎮鋒表示。
而持股江蘇索普57.01%的索普集團,在經營上更是舉步維艱。據鎮江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2013年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內容顯示,2011年索普集團凈利潤虧損7383萬元,2012年前三個季度凈利潤虧損達到2.08億元。在經營如此慘淡的情況之下,索普集團這家曾經的納稅大戶甚至淪落成為了鎮江市的“欠稅大戶”。
鎮江地稅局4月15日發布的2013年1季度《欠稅公告》顯示,至2013年3月31日,索普集團拖欠房產稅423萬元、城鎮土地使用稅778萬元等在內合計1723.76萬元的欠稅。
“如果關停工廠,涉及太多人的就業問題;不關停,又不斷虧損。如今索普集團不僅是"欠稅大戶",也是欠電費大戶,其他很多政府相關部門的費用也都拖欠。市里主要領導還要想辦法協調相關部門、市里主要的知名企業、國資企業給索普集團提供運營資金的便利和保障。”鎮江市政府一位不愿具名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排污費、罰款,凡是能夠欠款的部分都拖欠,我們又有什么辦法?還必須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堅決支持該企業的發展。”劉玲向記者表示。
為了減少虧損,索普集團計劃減員。黃鎮鋒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所謂裁員的稱法并不準確,“應該叫"減員增效"才合適。集團女工50歲、男工55歲都可以辦理內退,涉及400人左右。在員工辦理內退后,他們的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會有所減少,打了七折。目前來看,大家都擁護這項決定。”
而江蘇索普董秘許逸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索普集團的虧損主要受近兩年來經濟下滑的影響,業績不佳很正常。在這種情況下,有些銀行就開始縮緊對索普集團的信貸,導致母公司的資金鏈開始緊張。
一份鎮江國有資產管理公司201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顯示,索普集團目前經營情況惡化,貸款償還能力已然不足。截至2012年9月末,索普集團資產總額76.44億元,總負債74.39億元,所有者權益2.05億元。2012年1-9月公司實現營收0萬元,凈利潤-2.08億元。鎮江當地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索普集團盡管尚有2億元的凈資產,但遠遠無法償還其債務,“2010年,公司還發了一筆6.3億元的公司債,期限是5年,現在過去2年半了,如果未來不能解決債務問題,這筆公司債的風險就將會很大。”實際上,索普集團債已經被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調評級至“AA-”,且是負面評級。
而對于索普集團更多情況,記者欲采訪相關部門。鎮江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唐為要求記者提供采訪提綱,并稱將匯報相關領導后盡快回復。但10天后,截至記者發稿時尚未收到相關回復。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