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的勘探開發直接關系到油氣裝備產業的發展,在頁巖氣開發熱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我國頁巖氣裝備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我國將迎來頁巖氣裝備的黃金發展期。
技術及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
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司長彭齊鳴指出,近年來我國頁巖氣勘查開發技術及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水平井成本不斷下降,施工周期不斷縮短。據介紹,我國已初步掌握了頁巖氣地球物理、鉆井、完井、壓裂改造等技術,具備了3500米以淺水平井鉆井及分段壓裂能力,自主研發的壓裂車等裝備已投入生產應用。水平井水平壓裂最多22段,最長2130米,少數頁巖氣鉆井深度超過5000米。水平井單井成本從1億元下降到5000萬~7000萬元,鉆井周期從150天減少到70天,最短46天。
隨著頁巖氣鉆井技術的發展和壓裂技術的突破,我國油氣裝備產業也獲得空前發展。目前,我國油氣裝備制造企業超過4000家,鉆機設計水平和制造能力躋身世界前列,以12000米陸地特深井鉆機及頂部驅動裝置為代表的產品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標準化和系列化鉆機可基本滿足高壓噴射、定向、叢式和水平等先進鉆井工藝的需要。目前,國內87%的大中型鉆機、90%的修井機實現自主制造,部分鉆井設備批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并應用于美國頁巖氣開發。
頁巖氣開發漸入佳境
目前,化石能源仍是我國能源主體,但煤炭、天然氣等常規能源日漸減少,能源市場對非常規能源的需求增大。楊永剛說:“頁巖氣的勘查開發將保持能源產量的持續增長,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
截至2014年7月底,全國共設置頁巖氣探礦權54個,面積17萬平方公里;累計投資200億元以上,鉆井400多口,其中水平井130多口。我國是世界上頁巖氣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重慶作為全國頁巖氣資源富集的地區,已成為全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
“重慶把頁巖氣作為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柱產業。”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表示,重慶頁巖氣特點是儲量大、豐度高、衰竭時間慢、純度高,頁巖氣地質資源潛力12.75萬億方,可采資源潛力2.05萬億方,繼四川、新疆之后,列全國第3位。重慶市的目標是到2017年頁巖氣產能為150億方至200億方,到2020年爭取300億方。
產業前景廣闊還需政策扶持
國務院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頁巖氣產量力爭超過300億立方米。銀河證券相關研究報告據此預測,2020年前,中國頁巖氣需打井4萬口左右,行業總投資約8000億元。其中設備投入約占總投資的25%,約2000億元,年均需求近220億元。未來幾年,中國頁巖氣設備需求年均增速在50%左右。
正是看到頁巖氣開發的廣闊前景,眾多裝備企業紛紛介入,希望從中分得一杯羹。對此,山東科瑞控股集團董事長楊憲表示,目前油氣裝備領域競爭非常激烈,大家也逐漸意識到,未來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進而拓展發展空間,從單一的制造商逐漸向制造服務一體化過渡。
“頁巖氣的產業化發展過程中,裝備和技術國產化是關鍵。”任浩寧表示,盡管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國內頁巖氣裝備制造水平與美國、加拿大等頁巖氣開發較為成功的國家相比還有差距,如果沒有技術優勢,貿然進入這一市場將面臨許多風險。在任浩寧看來,在頁巖氣漫長的產業化過程中,許多企業在裝備制造業領域的投入都有可能難以得到回報,僅憑地方政府以組建產業基地的方式推動肯定是不夠的。
而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張抗對油氣裝備業的發展持樂觀態度:“我國非常規油氣的發展不缺技術,不缺資源,缺的是體制和動力,這正是限制發展的根本原因。如果上游開放了,整個行業就成了活水。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未來將出現大量的中小型企業良性競爭、蓬勃發展的局面。而這一局面將會為裝備制造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可能將創造出新的歷史。”
趙志明表示,國內頁巖氣的勘探開發決定了裝備產業的發展,而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能否開局良好,政策扶持至關重要。未來國家需要積極開展有效推動頁巖氣快速發展的體制機制研究,探索形成低成本的發展思路。他對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與裝備產業的政策扶持給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價格補貼。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頁巖氣開發,將有助于頁巖氣產業化發展。
二是稅費減免。頁巖氣實現規模開發以前,將前期研究勘探開發費用抵充,不能上繳稅費,免交探礦權與采礦權的使用費。頁巖氣規模開發盈利后,前若干年免征企業所得稅,對增值稅實施先征后返,或即征即返。此外,頁巖氣新技術、新工藝研發費參照煤層氣稅費,要給予非常規天然氣財稅優惠政策;對2020年以前企業在非常規天然氣領域投入的勘探開發、關鍵設備、技術引進、開發與創新費用給予免稅政策。
三是設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推動頁巖氣工程技術與配套的設備發展。特別是重大技術裝備,還是要國家列入專項來推動發展,相關課題組也建議搭建國家級平臺,切實落實中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跟核心區的分布。他建議,國家應建立頁巖氣、致密氣、煤層氣和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集中優勢力量,加強協同攻關,對有利于頁巖評價技術、鉆水平井及分段壓裂改造技術都繼續進行技術攻關。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