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調煤炭價格的積極因素被逐漸消化影響,上月底,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趨穩。下游需求平淡、電廠日耗不高,煤炭交易并不活躍,港口發運量下滑。進入12月份,隨著神華、中煤、同煤、伊泰等多家大型集團帶頭上調煤炭價格,沿海煤市更加冷清,用戶采購積極性下降,到港拉煤船舶急劇減少。數據顯示,12月3、4日,秦皇島港下錨船分別只有13和12艘,降至今年以來最低位,其中已辦手續船舶只有1-3艘;曹妃甸港下錨船只有2-3艘。
據業內人士介紹,被稱為4+1(神華、中煤、同煤、伊泰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會議結束,就未來一段時間煤炭價格的走勢達成共識。一是決定進入12月份,煤價繼續上漲;二是,一月初,煤價還要上漲。而確定的目標為:明年年初,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平倉價要達到550元/噸以上;此外,煤企和協會還將協調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再次約談華能集團,要求華能帶頭接受550元/噸的年度長協價格。
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民用電、工業用電雙雙不振,造成電廠耗煤低位,庫存走高,重點電廠存煤可用天數高達29天左右,直接造成下游電廠采購煤炭不積極。因此,在十一月份,盡管得到“十二月初下水煤即將大幅漲價”的消息,用戶心有余而力不足,搶煤意識不強,采購積極性很差。華東、華南大部分電廠做到了“家有存煤心不慌”,主要以消化自身庫存和吸納“西電東送”量為主,對北方港口下水煤僅派出少量船舶維持著剛性拉運,市場一片蕭條冷清。整個十一月份,秦皇島、天津、唐山等北方港口錨地待裝船數量偏低,其中,積極辦手續裝船的船舶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煤炭需求偏弱,實際交易量減少,港口發運量也在下降,十一月份,北方港口煤炭下水數量環比有所減少。
受國內煤價持續上漲、競爭力減退影響,拉煤用戶悄然減少,北方港口煤炭庫存緩慢上升。截止12月7日,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存煤分別達到728和670萬噸,與11月初相比分別增長了205、104萬噸。在南方電廠庫存高位的同時,主要煤炭接卸港口:防城港、廣州港、上海港、六橫島儲煤基地庫存量逐漸達到高位,其中,廣州港存煤320萬噸,達到存煤上限。由于采購進口印尼煤不受關稅限制,仍有利潤可賺,貿易商紛紛增加印尼煤的采購數量,保持著較為穩定的進口量。澳洲煤方面,由于中澳自貿協定的簽訂,澳洲動力煤的進口關稅要兩年后才全部取消;短期內,澳洲煤到貨量減少。
已經進入冬季,全國重點電廠存煤接近一億噸,而耗煤增量不明顯;沿海六大電廠方面,截止12月7日,庫存量為1354萬噸左右,日耗62.4萬噸左右,可用天數高達21天。盡管11月份沿海地區降雨有所減少,但貴州、四川、云南等內陸地區降雨量較10月份居然高出20-30%,各大水電站水位依然處于高位,助推了水電運行的良好,水電對火電仍繼續保持較強的替代作用,沿海電廠用電負荷繼續保持中低位,減少了用煤量。社會庫存處于高位,尤其接卸港和火電廠庫存均達到歷史最高位,均需要長時間的去庫存,才能促使煤炭市場供需趨向平衡。進入冬季,在下游需求走弱、產能產量釋放,以及高庫存、低消耗的大背景下,沿海煤炭市場壓力不減。短期內,煤炭市場供需矛盾將不會得到有效緩解,供大于求格局難以改變。
神華集團率先“發難”,大幅上調12月份煤炭價格,12月份,神混1(5500大卡)煤價上調至539元/噸,較11月上漲15元/噸,其余各煤種價格也均上漲15元/噸,同時之前的優惠措施仍然執行。以5500大卡動力煤為例:12月份掛牌價格為539元/噸,長協價格可以在此基礎上下浮10元/噸,即529元/噸。神華集團上調煤價后,中煤、同煤、伊泰集團立即跟上,除中煤“平4”煤種上漲12元以外,其余所有煤種均上漲15元/噸;預計其他中型煤企也會跟隨上漲。由于下游電廠庫存高位,大部分用戶并不急于采購,市場活躍度很低。電廠耗煤不穩定,部分沿海電廠日耗仍然偏低,很多電力集團接機對其旗下部分發電機組進行停機檢修或備用。在北方港口,市場煤成交量進一步降低,碼頭空泊現象愈發嚴重,沿海煤市壓力加大。
當前,正值全國煤炭交易會召開之際,處于煤電博弈最關鍵的階段;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型煤企繼續上調煤價,以提高長協煤炭的議價砝碼。但由于國內經濟疲軟,工業用電和居民取暖需求偏弱,下游電力集團負荷沒有出現顯著增加;加之,電廠庫存高位不減,采購積極性很差。這輪煤炭漲價后,沿海煤炭市場將更加冷清,秦皇島、唐山、黃驊等港口到港拉煤船舶急劇減少,庫存繼續回升,預計中旬將達到各港口存煤能力極限。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