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的關鍵設備研發制造,將有重大突破性進展。中廣核3日在京與中國一重、東方 電氣等30家企業簽訂關于“華龍一號”主設備、核級泵閥、核級電器儀控等設備的戰略研發協議。
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核電設備質量協同創新論壇,以及核電國產化聯合研發中心五周年理事會當日在北京召開。
國家能源局、國家核安全局的相關負責人,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等行業專家,東方 電氣等86家聯合研發創新成員單位代表,出席此次以“協同、創新、共贏”為主題的論壇,探索設備制造質量創新模式,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中國成套核電設備品牌的共贏局面。
據悉,核電設備聯合研發中心2009年成立,以中廣核核電項目為依托,打造核電設備國產化聯合研發團隊,取得矚目的成績。從嶺澳一期核電站國產化率不到30%增長到陽江項目5、6號機組的85%,標志著中國在核電設備制造國產化方面達到了一個新高度,中國核電裝備制造業的“核電規模”已初步形成。
聯合研發成員單位也從58家發展至86家,范圍覆蓋國內大型設備制造廠、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單位,探索出一條全產業鏈協同合作的“中國大裝備”發展之路。
五年來,依托中廣核十多臺在建機組逾2000億元人民幣總投資的巨大市場,帶動了中國整個核電裝備制造業產業鏈5400多家企業共同發展,形成核電工程國產化生態圈。
中廣核相關負責人表示,法國、韓國核電發展經驗表明,實現核電由引進技術形成自主品牌,再向外輸出的歷程,需要一批優秀的本國供應商團隊作為強有力的支撐。2014年,是中國核電“走出去”的重要一年,聯合研發中心通過設備國產化對裝備制造業起到了帶動作用,而裝備制造業的振興發展為核電批量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為實現中國核電“走出去”奠定堅實基礎。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