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煤化工面臨慘狀 如何走下去?

作者: 2014年12月04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在過去5個月里,煤價出現小幅上漲,而國際油價卻下跌近40%至每桶70美元左右,這一數字已是煤制油等項目的盈虧點。在化工業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總投資超萬億的煤化工項目將面臨零利潤甚至虧損的危機,這將影響業主

   在過去5個月里,煤價出現小幅上漲,而國際油價卻下跌近40%至每桶70美元左右,這一數字已是煤制油等項目的盈虧點。在化工業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總投資超萬億的煤化工項目將面臨零利潤甚至虧損的危機,這將影響業主的投資熱情,煤化工發展目標可能要低于此前預期。石油價格的大幅波動,必將引發煤化工與油氣化工產品競爭力此消彼長,使剛剛起步的新型煤化工競爭力面臨新的考驗。

 


煤化工面臨慘狀 如何走下去?
  
  熱潮被潑冷水
  
  2013年政策門檻的松動,讓國內煤化工項目又火了起來,而煤價的不斷下行和天然氣荒的愈演愈烈,更是激發了企業和地方的投資熱情。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開始至今,煤化工項目總投資約達5000億元,共計22個煤化工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準許開展前期工作。而各地上報發改委欲獲得“路條”的煤化工項目達104個,總投資額估計在2萬億元左右。
  
  “確實出現了過熱的局面,許多企業高度關注煤化工,但是忽略了這類項目投資高、資源難以落實且經濟效益敏感等風險問題。發展煤化工必須選擇煤水組合條件好的地區,但是西部煤炭資源區幾乎都處于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不允許外排,經過各種先進的水處理回用技術后,目前難題是濃鹽水(約占新鮮水的3%)蒸發結晶等措施運行困難,成本高。”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坦言。
  
  而國際油價不斷下跌和煤價小幅回升,無疑是給這股熱潮潑了一盆冷水,讓本已因環保、能源轉化效率等受到諸多詬病的煤化工處于更為尷尬的境地。煤化工經濟效益取決于其產品與石油化工產品的競爭,據測算在每桶100美元的原油價格體系下,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產品均有較好的經濟效益。而目前國際油價降至每桶69美元,其盈利空間急劇縮小。
  
  據了解,以當前新型煤化工的典型代表煤制烯烴而言,在原油價格為每桶100美元時,其與石腦油制烯烴每噸差價有1000多元。但目前兩者價格已經相差無幾,華東地區煤制烯烴利潤從去年的每噸3500元縮小到400元左右。
  
  “在全球來看,石油化工產品還是占主導地位。今年來整個下游化工市場比較蕭條,產能過剩,本來產品價格就上不去,現在原油價格又一路下跌,烯烴也隨之降價,而煤制烯烴的降價幅度更大。煤制甲醇的情況更慘,近期平均開工率也就在60%,西北等煤炭富集區利潤好一些。不止我們,整個煤化工焦化深加工項目都是虧損的。”柳偉表示。
  
  煤制烯烴:依然具有競爭力只怕油價跌跌不休
  
  煤制烯烴堪稱新型煤化工的典型代表。這不僅因為中國成功開發了代表當代先進水平的甲醇制烯烴、甲醇制烯烴二代技術,而且因為中國最早實現了甲醇制烯烴技術的工業化應用,于2010年5月28日建成投產了全球首套煤經甲醇制烯烴工業化示范裝置—神華包頭180萬噸/年煤制甲醇、6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項目,并很快實現了商業化運營,產生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在示范項目成功刺激下,全國煤制烯烴項目建設提速。截至2014年9月30日,國內已經有9套甲醇制烯烴項目投產,合計烯烴產能436萬噸/年。四季度還將有陜煤化蒲城清潔能源化工公司70萬噸、聯想控股山東神達化工公司37萬噸、山東陽煤恒通化工公司30萬噸、富德能源(常州)化工發展公司33萬噸等四套合計17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項目投產。到年底,國內煤經甲醇制烯烴(或甲醇制烯烴)總產能將達606萬噸/年。
  
  另據了解,全國在建和已經開始前期工作的甲醇制烯烴項目有29個,合計產能1300萬噸;規劃的甲醇制烯烴項目合計產能1500萬噸。上述項目若全部按期投產,中國甲醇制烯烴產能將達3400萬噸/年,與2013年中國乙烯 丙烯總和相當。
  
  “煤制烯烴(或甲醇制烯烴)之所以被熱捧,緣于投資者看好其前景。”陜煤化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繼峰說。
  
  一方面,煤制烯烴產品市場廣闊。目前,國內乙烯當量自給率50%左右,對外依存度超過40%。雖然隨著眾多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建成投產,國內烯烴產能大幅提升,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乙烯需求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加之中國是一個富煤貧油少氣的國家,隨著家庭轎車的普及和汽車擁有量的增加,國內成品油消費量大幅攀升。而目前國內絕大多數乙烯裝置又以石腦油為原料,乙烯產能擴張與汽車爭油的矛盾愈演愈烈,使得石油路線乙烯面臨原料緊缺和成本不斷抬高的雙重制約,產能無法持續大幅擴張,從而為煤制烯烴留下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石油價格近幾年持續高位運行,抬高了石油路線乙烯生產成本。而煤炭及甲醇價格的下行,又降低了煤制烯烴(或甲醇制烯烴)成本,此消彼長,煤制烯烴產品競爭力顯著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乙烯被稱為工業之母,烯烴的衍生品多達幾十上百種,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這使得投資煤制烯烴項目的市場風險大為降低,相關企業尤其國有企業更樂意在該領域投資,以期取得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延長石油集團總經理助理李大鵬贊同姚繼峰的看法。他說,神華包頭60萬噸/年DMTO示范項目商業化運營以來的實踐表明,與石油路線相比,西部地區煤制烯烴項目具有絕對的成本優勢——當國際原油價格在100美元/桶左右波動、煤炭價格300元/噸時,DMTO裝置噸烯烴完全成本不足7000元,而石油路線噸烯烴完全成全已高達9600元,煤制烯烴的成本優勢顯而易見。
  
  “由于相比石油路線,煤制烯烴具有絕對的成本優勢,后期,即便國內烯烴真的出現產能過剩,首先關停的也必然是石油路線乙烯裝置。從這個層面講,在現有的五大新型煤化工路徑中,煤制烯烴前景最好、風險最小。”姚繼峰樂觀地表示。
  
  但陜煤化集團黨委書記華煒、陜煤化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尤西蒂對此有不同看法。他們表示:后期石油價格的走勢難以把握。一旦石油價格繼續下跌,甚至跌破70美元/桶,而國內煤炭價格受綜合生產成本高企支撐跌無可跌,甚至可能反彈。那么,煤制烯烴與石腦油制乙烯競爭力就會發生微妙變化,甚至出現逆轉。因此,在沒有對石油市場中長期走勢做出準確判斷前,不宜對煤制烯烴前景過分樂觀,更不能一窩蜂上項目。尤其不能只拿高成本的石腦油制乙烯與煤制烯烴相比。因為中國經濟已經融入全球經濟,世界上除了石腦油裂解制乙烯副產丙烯外,還有中東廉價乙/丙烷制烯烴和北美天然氣凝析液制烯烴等多種工藝路徑,煤制烯烴有無競爭力還要面臨上述兩種工藝的挑戰。
  
  兩位專家提醒:上馬煤制烯烴項目必須通盤考慮國內外多種資源與工藝路徑,慎重決策。由于目前國內在建擬建煤制烯烴規模已經很大,有過剩風險,建議已經完成前期工作的項目繼續推進外,那些規劃但未開始實施的煤制烯烴項目最好暫緩推進。對于那些已經建成和在建項目,則應盡快謀劃烯烴下游產品,通過產品多元化、產業長鏈條,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和項目競爭力,防止后期陷入產能過剩泥潭無法自拔。
  
  我國煤化工產業未來發展建議
  
  1、立足科學規劃,依靠龍頭帶動
  
  依據國家出臺的煤化工相關產業政策和“十二五”國家關于煤炭深加工升級示范項目建設要求,編制煤化工專項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方向、發展重點和淘汰目標,合理適度發展煤化工。綜合運用產業政策、用地指標、環境容量和資源配置等手段,選擇適宜本地發展的煤化工產品。實施龍頭帶動戰略,延伸產業鏈帶動一批中小企業進入,形成上下游緊密結合的煤化工產業集群,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2、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技術升級
  
  提高地區現有煤化工產業的加工深度,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重點整合區域內煤化工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資源就地轉化率和資源產出率。進一步延伸產品鏈,加大精細煤化工技術的研發,不斷豐富煤化工產品,拓展煤化工產品領域,控制低端產品產能規模、適度發展化肥等產品,重點發展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的高端化工產品與新材料,占領產業高端,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企業和產品,增強地區煤化工產業競爭力。
  
  3、關注水資源的承載能力,把控煤化工發展方向
  
  充分考慮地區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以總體水資源規劃為指導,定位地區煤化工產業發展方向,以充分利用地表水求發展,把保護水資源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前置地位,新建、改建、擴建的煤化工項目,未通過論證評估的,不得批準取水,不得安排用水計劃,不得開工建設。同時,充分考慮當地環境的承受容量,堅持發展循環經濟,搞好資源合理配置,做到煤化工產業“三廢”排放的最小化。
  
  4、多模式籌措建設資金,拓寬融資渠道
  
  進一步加強銀企合作,爭取信貸支持,確保重點煤化工項目的建設資金。重點支持煤化工企業通過股票、企業債券及國內外戰略投資者等方式籌集建設資金。創新招商模式,加大招商力度,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煤化工項目,推動煤化工產業快速發展。緊抓煤炭資源兼并重組,加快研究小型煤礦企業退出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向新型煤化工產業投入。
  
  5、拓展銷售渠道,穩步推進產業發展
  
  加大宣傳力度,立足全球和國內市場,培育本地特色產品,創立名優產品,壯大龍頭企業,搶占國內外市場。在政策上給予積極扶持,制定相應優惠政策,給予正面積極引導。在運輸方面積極協調運力,保障煤化工產品的外運,同時限制原煤的開采外運,保證本地煤化工企業的原煤供應,倡導煤炭深加工,提高產業附加值。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