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新華社上海分社與上海市國資委共同主辦、上海農商銀行支持的“對話上海國企領導”大型訪談中,華誼集團董事長劉訓峰介紹稱,華誼集團正在推進產業結構優化,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進集團產融結合,集團吳涇基地的轉型升級也正在有序推進。
產業結構優化
據劉訓峰介紹,化工行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作為老牌化工類國有企業,華誼集團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需要順應行業轉型升級的趨勢。在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華誼集團的轉型也成為國企改革的“題中之意”。
統計顯示,2013年,華誼集團實現銷售收入609億元,利潤總額10.2億元,與2011年相比,銷售收入增長45%。今年1-9月,完成銷售收入471億元,利潤總額8.76億元。與2013年同期相比,銷售收入增長10%,利潤總額增長28.6%。
劉訓峰認為,轉型升級首先需要明確集團各個業務板塊的發展方向。集團已經明確業務板塊包括:雙錢股份成為專業的輪胎制造商和服務商;能化公司成為專業化的能源化工產品及工業氣體產品供應商;氯堿化工成為專業化的氯堿和氯下游產品供應商;三愛富成為全產業鏈、高附加值、環保型的氟化工產品供應商;天原公司成為專業化的物貿聯動平臺企業;投資公司成為領先的化工行業投資平臺;財務公司成為集團全球化金融管理與服務平臺。
業務方向明確的同時,華誼集團還將繼續創新業務模式。劉訓峰稱,推進集團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探索產融結合是其中的兩大發展方向。目前生產性服務業占集團銷售收入比重已達30%,2013年該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82.6億元。產融結合方面,除小貸公司、財務公司外,集團還將充分發揮上市公司融資平臺功能,推進雙錢股份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項目及三愛富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
吳涇基地將現“新顏”
在上海市積極推進存量工業用地盤活等的政策背景下,集團吳涇基地的功能轉變引人關注。華誼集團正與上海市閔行區、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市社科院共同開展《吳涇工業區產業提升轉型實證研究》,積極謀劃基地轉型升級。
資料顯示,2011年以來,華誼集團啟動實施了焦化公司、吳涇公司整合,依托集團工程、物流平臺,加快將檢維修、非生產性用車、后勤服務等輔業從主業剝離的進度,完成了兩廠整合。氯堿公司關停了吳涇基地的13套反應型裝置,加快將業務向化工區集聚。三愛富公司已將其在吳涇基地大部分產品生產向常熟和內蒙古基地轉移。目前吳涇基地人均勞動生產率從2011年的182萬元提升至2013年的459萬元。
此外,近年來,華誼集團還加快推進吳淞、桃浦、南大基地調整轉型。今年2月華誼集團與上海市普陀區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桃浦科技智慧城建設的框架協議”,通過存量土地收儲、合作開發等方式,共同推進桃浦科技智慧城建設;華誼集團還與上海市楊浦區、閘北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聯手區政府,加快推進區域轉型。3年來,華誼集團累計清理企業119戶,目前集團企業總數已下降至269戶,有效運行的企業150戶,基本消滅了四級次以下企業。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