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企業動態 > 正文

吉煤集團再虧7億寄望政策救市 包袱很重前景難料

作者: 2014年12月02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組建五年之后,吉林省煤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吉煤集團”)的發展并沒有像當初設想的那么好,而是陷入了困境。繼2013年凈利潤虧損17.72億元后,2014年前三季度,吉煤集團的凈虧損又達到了7.47億元。   在此形勢

  組建五年之后,吉林省煤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吉煤集團”)的發展并沒有像當初設想的那么好,而是陷入了困境。繼2013年凈利潤虧損17.72億元后,2014年前三季度,吉煤集團的凈虧損又達到了7.47億元。

  在此形勢下,吉煤集團不得不一再向當地政府求助。《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吉煤集團的主管部門吉林省國資委,于近期向吉林省政府上報吉煤集團脫困轉型給予相關政策支持的請示。這意味著,吉煤集團要在虧損煤礦關閉、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多元化經營等方面可能獲得吉林省政府的進一步支持。

  然而,外在的扶持政策或許無法挽救目前的吉煤集團。平安銀行能礦事業部研究中心主任周泰表示,吉煤集團很難脫困,煤炭行業整體不好,吉煤集團的成本下降空間不大,所以只能是部分減虧,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最困難時期

  吉煤集團陷入巨額虧損也不是“一兩天的事兒了”。2013年度,公司營業利潤為-20.60億元,利潤總額為-16.85億元,凈利潤為-17.72億元,虧損金額已達到吉煤集團2013年度審計后凈資產的53.50%。

  進入2014年,吉煤集團的狀況并沒有很大的好轉。2014年前三季度,吉煤集團的營業利潤為-9.87億元,利潤總額為-7.17億元,凈利潤也虧損7.47億元,占公司2013年凈資產的22.56%。

  然而,這樣的經營狀況對于2009年才組建成立的吉煤集團來說,也是始料未及的。為實現吉林省煤炭行業深化改革,推進煤炭體制轉換和機制創新,做大做強企業規模,擴大煤炭供給總量,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并出資,2009年6月,吉煤集團掛牌成立。

  吉煤集團以煤炭生產業務為主,201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2.44億元,煤炭業務收入為52.78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為64.02%。

  在煤炭資源方面,截至2014年3月底,公司下屬遼源、通化、琿春、舒蘭及杉松崗五大礦業集團控制的煤炭資源儲量為10.94億噸,可采儲量6.05億噸;公司共有26個生產礦井,煤炭核定生產能力為3080萬噸/年。煤炭深加工方面,截至2014年一季度,公司共有洗煤廠18座,洗選能力為2500萬噸/年。

  一位煤炭行業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2009年前后,國內煤炭行業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吉煤集團在這時組建也是想憑借規模優勢獲得更大的效益,然而煤炭市場的形勢變化太快,使企業措手不及。

  自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煤炭價格便出現下滑趨勢,到2012年5月份則呈現出“斷崖式”下跌,弱市延續至今仍無明顯的好轉跡象。

  吉煤集團一位人士也坦言,今年可能是集團成立以來,經歷的最困難時期,生產經營極其艱難,企業虧損嚴重。

  2014年前三季度,吉煤集團商品煤銷量僅完成1112萬噸,比計劃減少303萬噸,影響商品煤收入比計劃減少8.75億元。另外,公司商品煤平均價格288.76元/噸,比計劃下降67.72元/噸,影響公司商品煤收入比計劃減少8.09億元。

  2013年,吉煤集團獲得政府補助3.55億元,但這對于其嚴重的虧損來說仍是“杯水車薪”。

  此前,本報也曾獨家報道,由于回款率低以及回款質量差的影響,吉煤集團也像部分煤炭企業一樣,面臨著資金鏈斷裂、員工發不出工資、安全生產無保障、企業員工隊伍不穩定等一系列后果。

  寄望政策救市

  2014年10月20日,吉林省印發了《關于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共提出十六條意見,其中包括要通過加快小煤礦退出、提高準入門檻、加強煤炭產能監管等措施遏制煤炭產量無序增長;要對重點產煤市(州)、縣(市、區)煤炭行業收費情況進行集中清理,堅決取締各種亂收費、亂集資、亂攤派行為,切實減輕煤炭企業負擔等措施。

  作為吉林省最大的煤炭企業,《實施意見》還特別針對吉煤集團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一方面是支持吉煤集團對所屬資源枯竭、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煤礦企業實施破產關閉;另一方面,加快推進吉煤集團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

  另外,還要指導吉煤集團進行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由以生產煤炭為主的單一經營方式向煤炭生產經營、非銀行金融、非煤產業等多元化經營方向轉變;由生產煤炭能源向轉化清潔能源方向轉變;由國有獨資向股份制方向轉變。

  對此,吉煤集團也是積極響應。上述吉煤集團人士表示,按照《實施意見》要求,吉煤集團的主管部門吉林省國資委在近期將向吉林省政府上報吉煤集團脫困轉型給予相關政策支持的請示。

  據本報記者了解,吉煤集團現有企業辦社會職能主要分布在吉林舒蘭、通化梅河口、遼源西安區、白山渾江區、江源、延邊琿春等五個市州中的6個縣市區,涉及醫院、供水、供電、供暖、消防、房屋管理、物業、離退休人員管理機構等方面,涉及總資產約3.53億元,2013年收入3.54億元,支出4.99億元,凈支出1.45億元;涉及人員17026人,在職人員3688人,離退休人員13323人。

  “通過對所屬資源枯竭、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煤礦企業進行關閉破產和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等政策的逐步實施,吉煤集團將加快脫困步伐,未來發展還是很有希望的。”該人士說。

  前景難料

  實際上,這并不是吉煤集團第一次獲得當地政府的救助。為了降低資產負債率,經吉林省政府部門的批準,吉煤集團在今年實施了折股繳納采礦權價款。

  截至2013年末,吉煤集團所屬煤礦總計25個,采礦權價款總額約為28.74億元,已繳價款3.6億元,欠繳價款25.14億元。2014年3月,吉林省財政廳和國土資源廳正式啟動了吉煤集團采礦權價款折股工作。

  實施以折股方式繳納采礦權價款政策,為吉煤集團扭轉當前不利經營狀況和緩解資金壓力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經過兩次折股繳納采礦權價款,2014年9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為77.83%,比6月末下降8.74個百分點。

  周泰認為,吉煤集團很難脫困,整體行業不好,公司成本下降空間不大,其他包袱也很重,所以只能減虧,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從吉煤集團下屬的五大煤礦來看,遼源礦業集團和琿春礦業集團儲量較為豐富,通化礦業集團、舒蘭礦業集團和杉松崗礦業集團煤炭儲量較小,面臨一定資源接續風險。

  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遼源礦業的梅河礦、西安礦煤炭儲量日漸枯竭,目前處于殘采復采階段,投入大、產量低、煤質差,全年梅河礦預計虧損2.2億元、西安礦預計虧損1.3億元。另外,通化礦業的永安礦和琿春礦業的英安礦、富強礦地質條件極其復雜,給組織煤炭生產和保證煤炭質量帶來很大難度,制約了企業效益的提升。

  同時,公司煤炭深加工業務發展得也并不順利。2013年,吉煤集團煤炭入洗量為1543萬噸,煤炭洗選比例約為76.92%,洗出精煤1028萬噸,洗出率降至66.62%。

  “吉煤集團想實現多元化、清潔能源、股份制轉型也是非常困難的,煤炭企業普遍管理很差,轉型中的人才管理問題無法解決。”周泰表示。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