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底渣油加氫裝置投產以來,揚子石化為其身定做原料,嚴格做到分儲分煉,截至11月20日,揚子石化渣油加氫裝置原料摻渣率達到65%以上,每天可增產高附加值的汽柴油、丙烯等產品約1000噸,“吃”的是粗糧產出的卻是精品。
渣油是石油經蒸餾加工后剩余的殘渣,渣油加氫就是將低成本的渣油轉化為高附加值的成品油、石腦油等產品,裝置盈利能力較強。然而,渣油加氫裝置卻也非常“嬌氣”,尤其是對原料中重金屬含量有著嚴格要求。
揚子石化渣油加氫裝置年產能200萬噸,是該公司的首套渣油加氫裝置。為了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揚子石化緊盯源頭,為渣油加氫裝置專門采購特定原油,專罐儲存,分開輸送,避免污染,并對到港原油進行重金屬含量分析。渣油加氫裝置最適宜加工的原油是阿曼原油,阿曼油價格較高,為降低原料成本,揚子石化為渣油加氫裝置量身定做原料,將阿曼油和巴士拉原油按照一定比例摻混。目前,渣油加氫裝置摻渣量已由最初的120噸/小時提高到160噸/小時,摻渣率達到65%,使裝置渣油加工量實現(xiàn)了最大化,有效提高了裝置的運行經濟效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