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014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授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一批集體和個人光榮地站在領獎臺上,257項科技創新成果獲獎,在行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35項成果獲得技術發明獎。其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單位完成的復合離子液體碳四烷基化技術—CILA項目獨攬技術發明特等獎。另有222項成果獲得科技進步獎,其中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等完成的延長油區千萬噸大油田持續上產穩產勘探開發關鍵技術項目、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等完成的超深井鉆井技術研究及工業化應用項目分享了科技進步特等獎。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為獲得特等獎的單位代表頒發了獲獎證書。
中國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向北京化工大學陳建峰教授頒發了趙永鎬創新成就獎獲獎證書和20萬元的科技獎勵專項基金獎金。大會還向獲得青年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的8位同志,以及獲得創新團隊獎的3個團隊頒發了榮譽證書和獎杯。此外,大會對新認定為2014年度中國化工行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56家企業、6家行業重點實驗室、5家行業工程實驗室和3家行業工程研究中心進行了授牌。
顧秀蓮向獲得表彰的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她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了1.8%,全行業已經到了必須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引領、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她希望大家增強憂患意識,攻堅克難,在科技創新的征程上取得更大成績。
李勇武指出,與往年相比,今年獲獎項目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知識產權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二是獲獎的青年科技人才數量顯著增長。在今年的35個技術發明獎項目中,共獲授權發明專利351件,平均每項9件。其中,有7個項目獲得國際專利授權21件。比如獲得技術發明一等獎的創制高效農用殺菌劑唑菌酯及其產業化項目,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殺菌劑唑菌酯,降低了農民用藥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
青年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據統計,在今年行業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的主要參與人員中,45歲以下的青年人才占總數的57.8%,其中35歲以下的占23.2%。行業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已成為推動行業科技進步最具有創造性、可塑性的重要力量。
去年剛剛成立的石油和化工行業科技獎勵專項基金今年首次向獲得特等獎、技術發明一等獎、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和創新團隊獎的單位和個人頒發了獎金,其中特等獎獎金10萬元,技術發明一等獎獎金6萬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