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國化工報社、煤焦油深加工企業創新聯盟的記者在山東能源棗礦集團煤化工研究院采訪時了解到,該院煤焦油低溫萃取及針狀焦兩個項目已經完成中試,即將進入工業化階段。
據院長和德濤介紹,研究院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煤炭—焦化—煤焦油—炭材料產業鏈的研發,并與中國礦業大學、天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國內院校和美國SES、韓國SK兩個國家科研院所開展了長期合作,以高端研發實驗室為中心,力求在煤基新材料、煤制油、煤制精細化學品、煤基高分子材料、新能源、高性能催化劑合成與再生利用等領域獲得突破。目前該院已有兩個項目完成中試。
一項是該院與中國礦業大學聯合研發的煤焦油低溫萃取項目,項目2010年12月投入運行,經過三年多的反復試驗,已經實現在不超過100℃即可將煤焦油中的煤焦瀝青快速分離,煤焦油處理能力達到8000噸/年,連續運行能耗約是間歇能耗的十分之一,產品數量增加一倍。據悉,該中試試驗裝置是國內外首家采用低溫溶劑萃取分離煤焦油新工藝,實現規?;\行的研發裝置,填補國內空白,將改變國防、機場、高速公路瀝青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該項目已取得四項發明專利,并已成功申請國家“863”研發計劃。
另一個項目是與天津大學聯合研發煤焦瀝青制針狀焦中試研發項目。利用上述中試裝置煤焦油低溫萃取分離的重質產品--煤焦瀝青作為原料,生產針狀焦產品。該項目于2012年11月中旬進行單機調試,目前已經完成三次試驗,生產出三塔針狀焦產品,所生產的針狀焦已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個別分析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通過下一步的試驗改進,有望打破日本等國家對中國的針狀焦制造的技術壁壘。
山東能源棗礦集團煤化工研究院于2010年3月建設,目前擁有建筑面積2400平方米、投資2600萬元、2012年建成的煤基炭材料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