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10年化石能源中發展最快的是天然氣,最潔凈的也是天然氣。如果說誰會是能源之王,答案無疑就是天然氣。而我國能源消費未來六年重在減煤增氣。
能源消費未來規劃重在減煤增氣 欲破治霾難題
“十二五”規劃釋放中國天然氣市場利好信號
GE天然氣白皮書數據顯示,到2025年,天然氣將占到全世界發電能源的26%,但目前僅僅超過20%多一點,市場前景可期。值得關注的是,白皮書中特別提到,未來在這場全世界發電能源轉變中,中國也將成為領導者之一。
如今在中國,煤炭、水電、核電都已經得到相當大的發展,但天然氣占比非常低,僅有5%左右。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的《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表示,我國將繼續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重,到2025年有望提升到12%。屆時天然氣產量、使用量需勢必要翻番增長。這對相關企業而言,是一個重大利好。
天然氣比重提升
國務院辦公廳19日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2020年一次性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煤炭成消減大頭,比重由2013年的65%降至62%,而天然氣則被寄予厚望,比重由2013年6%提至10%。
《行動計劃》提出,堅持“節約、清潔、安全”的能源戰略方針,通過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綠色低碳、創新驅動戰略,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體系。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是首要任務,而關鍵就在于煤炭。通過消減替代等方式,使得2020年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
與此同時,天然氣作為當前清潔能源的代表,消費比重將大幅提升到10%以上。這一目標具體將通過城市民生工程推廣天然氣應用,發展天然氣交通運輸,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來實現。而為了保證關鍵的供給問題,將加大油氣開發力度,加快天然氣管道及儲氣設施建設,形成進口通道、主要生產區和消費區相連接的全國天然氣主干管網。到2020年,天然氣主干管道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
此外,核電、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也將加速發展。水電裝機到2020年達到3.5億千瓦,風電和光伏發電的目標為2億千瓦、1億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擱置和存在分歧的能源改革未來也將加速。《計劃》提出要深入推進政企分開,分離自然壟斷業務和競爭性業務,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進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推動能源投資主體多元化。
減煤增氣大勢所趨
高密度的煤炭消費是導致大氣污染的重要原因,環境壓力迫使中國選擇清潔能源,而減煤增氣已經是全球的共識。
在中國,煤炭仍然占據一次能源供應的絕對主導地位,份額高達67.5%。2013年中國煤炭產量為36.8億噸(18.4億噸油當量),比2012年增加1.2%,占世界煤炭產量的47.4%。2013年煤炭消費為19.25億噸油當量,比2012年增加4.0%,占世界煤炭消費量的50.3%。中國和印度占了全球煤炭消費量增長的88%。雖然,這是中國自2008年以來最弱的凈增長,但仍占全球煤炭消費增長量的67%。
2015年石油與煤炭能源占比曲線將再次相交,交匯點將在30%~31%之間。石油比例下降,煤炭比例上升,2015年煤炭也許將重登“能源之王”的寶座。
過去兩次能源轉型有兩條清晰的軌跡。一是從高碳到低碳,二是從低密度到高密度。看起來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不符合這一規律,核心問題是電的存儲技術還有待突破。核原料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也很低,經過技術加工后人們可以獲得能源濃度極高的核燃料。頁巖油頁巖氣在儲層里的豐度遠低于常規油氣,由于開采技術的突破,在可接受的成本下實現了大規模開采,并在將其液化后實現天然氣的全球貿易。在此邏輯下,儲能技術的突破必將引發新一輪能源革命,一場影響更為深遠的能源革命。
能源與經濟的關系直接明了。能源消費不僅與一國的工業產出成正比,也與一國國民的收入水平消費能力成正比。能源效率與一個國家的技術水平創新能力成正比,而與一個國家的資源稟賦并無太大的相關。制度選擇比資源稟賦更重要。能源消費總量與國家的硬實力相關聯,而能源效率則更多與國家的軟實力相關。能源消費總量越大能源效率越高,國家的競爭能力就越強,國際影響力就越大。
除能源消費總量和能源效率之外,能源結構也是一個重要指標。中國今天的能源結構中煤炭比例高達67%,與100年前世界能源結構幾乎一致。能源結構是否與能源效率直接相關?尚不得而知,但高碳能源與環境污染溫室氣體直接相關已經是不爭的共識。長時間大面積高濃度頻繁發生的霧霾已經日益嚴重地影響了中國近一半人口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中國能源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環境的不可持續。
欲破治霾難題
今天的中國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更需要天然氣。眾所周知,“骯臟能源”煤炭使用的比例過高、遠超天然氣是造成中國霧霾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前我國在天然氣應用方面還很保守,很不“爭氣”。以去年為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歷史性地達到7.5%,但煤炭依然維持在65%的比例,遠遠高出全球平均水平。并且以目前中國的天然氣生產和消費量計算,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快速上升,緊追石油。
2013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為95.24億噸,比2012年增加4.2%,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7.1%。能源結構調整的核心是節能減排、提高能效,“減煤增氣”是必然且唯一的選擇。煤炭是高碳能源,能源從高碳到低碳的發展路徑不會逆轉。中國已經開始了艱難的能源轉型之路,不能也不會逆轉。2002年以來中國煤炭消費高速增長改變了全球能源結構調整。嚴重霧霾讓我們不得不停下過分依賴煤炭的發展腳步,不得不重新認真審視未來的能源發展道路和方向。
面對當下嚴重的霧霾問題,治其根本才是最重要,也就是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減少煤炭使用。在能源轉型變革的大前提下,我國重視減煤增氣無疑是在更好地適應環境和人類的生產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