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常規天然氣
作者: 2014年11月21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在近200年的油氣勘探開發歷史中,關于油氣成因問題,過去有過長期的激烈爭論,近些年來爭論又起。
19世紀70年代以來,油氣成因問題逐步形成無機生成和有機生成兩大學派。但由于世界上已發現的油氣田99.9%分布在
在近200年的油氣勘探開發歷史中,關于油氣成因問題,過去有過長期的激烈爭論,近些年來爭論又起。
19世紀70年代以來,油氣成因問題逐步形成無機生成和有機生成兩大學派。但由于世界上已發現的油氣田99.9%分布在沉積巖中等重要事實,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法國蒂索建立干酪根熱降解生烴演化模式,提出干酪根晚期生烴學說,使有機生成理論深入人心,干酪根生烴學說風靡全球,成為傳統意義上的油氣勘探的主導理論。按照該理論和成藏模式找到的油氣藏,人們通常視其為常規油氣藏。
但是,在干酪根晚期生烴理論廣泛為國際石油界所接受的同時,世界各國勘探實踐中的新的發現對傳統油氣理論提出了挑戰。例如,在根本不具備成熟烴源巖的地區不斷發現存在有“未成熟-低熟”石油,表明自然界確實存在數量可觀的早期生成的非常規油氣資源。世界上已在美國、前蘇聯、法國、委內瑞拉等21個盆地中發現了75個埋深大于6000米的工業油氣藏。這按傳統理論是無法解釋的,可見在合適的地質地球化學條件下,超埋深的烴源巖仍可生成工業規模的烴類氣體。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荷蘭格羅寧根大氣田、北海及其他各地一系列大氣田的發現均與中、新生代煤系有關,其氣體組分和成因分析表明,這也是有別于干酪根生烴說的另一類的天然氣。此外,近年無機成因理論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已有很多跡象表明,甲烷也可有無機成因的來源。勘探實踐中陸續有新的發現難于用傳統的油氣生成理論解釋,故而,人們將此類天然氣視為非常規天然氣。
科學界對于天然氣組分的異同,或原始母質、生成環境、賦存狀態差異等方面的認識尚需深入,因而關于非常規天然氣概念還有待進一步的厘定。目前人們常說的非常規天然氣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煤成氣 指煤系中煤層和煤系中的分散有機質在煤化過程中生成的天然氣,是非常規天然氣中最重要的一種。
煤層氣 是專指以吸附狀態存在于煤層中的煤成氣,是描述煤成氣特定產狀的術語,其內涵也包括人們常說的煤礦瓦斯氣。
水溶氣 也稱高壓溶解氣,是指含油氣盆地中以溶解狀態賦存于地層水中的烴類氣體,異常地層壓力往往是水溶氣富集的主要條件。
深層氣 在國外主要是指埋深在4000米以下的天然氣資源,在中國通常是指現今主要勘探層位(埋深多為3500米)以下的天然氣資源。
此外,非常規天然氣還應包括不涉及有機質反應的一切作用和過程生成的烴類或非烴氣體,它們屬于無機成因天然氣。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