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石化行業市場需求進入增長的平緩期、行業生產進入供應的寬松期、化工產品進入激烈的競爭期,石化企業發展進入了轉型升級的創新期,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是企業贏得未來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11月16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在參加2014年國際(淄博)石油和化工O2O模式展覽會暨企業電子商務應用論壇時做出了這樣的論斷。
趙俊貴在致詞中指出,在石化行業增速放緩、結構調整艱難的形勢下,推動信息綜合集成應用,構建石化行業新型創新體系、生產體系、管理體系和營銷體系,成為石化行業轉型升級和推動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內在必然要求。業界應重視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信息化與石化產業的融合發展,圍繞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商業模式的創新,行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突破資源、能源的環境剛性約束,以及企業的降本增效,進一步探討信息化和石化產業融合的新途徑、新思路。
在談及電子商務在石化行業的發展前景時,趙俊貴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進一步加強電子商務和石化產業的交流與合作。二是進一步提高電子商務企業服務石化行業的能力。三是進一步提高石化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意識和水平。
對電子商務在石化行業轉型升級中不可替代的催化和助推作用,與會專家、企業代表也普遍認同。他們認為,石化行業產能過剩、產品銷售不暢、資金短缺已經成為整個石化產業鏈的突出問題,調整戰略、優化產品、降低成本、打通銷路、低成本融資是企業必選之路,在這些方面電子商務都能大顯身手。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胡俞越在報告中指出,大宗商品市場告別黃金時代,已經進入買方市場。消費互聯網大勢已定,產業互聯網正在興起,以“BAT”為代表的消費互聯網領軍者在產業互聯網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洗牌和重構不可避免。不久前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為石化企業利用信息化技術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梁春曉在發言中說,當今中國正處在深刻變革的時代,互聯網將滲透到所有行業。他預測,到2020年電子商務經濟體規模將達到47.8萬億元,是2012年的5.8倍,將對傳統企業生產、銷售、庫存、廣告、管理等五大模式帶來顛覆性的變革。信息時代的一整套新經濟體系正在崛起。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