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山西煤炭大省搶抓能源技術革命新機遇

作者: 2014年11月19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創新驅動發展 一場以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的戰役正在山西打響。 今年6月13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對于有著“煤老大”之稱的

    創新驅動發展

    一場以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的戰役正在山西打響。

    今年6月13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對于有著“煤老大”之稱的山西而言,煤炭幾乎貢獻了全省80%的GDP,煤基產業的技術躍升,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這個能源大省告別資源依賴走向要素驅動、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高碳資源低碳發展、黑色煤炭綠色發展,資源型產業循環發展”。

    去年下半年以來,山西構筑了“131”創新驅動戰略體系,從而在全國首家完成并實施了省域創新驅動行動頂層設計。

    在此框架下,緊緊圍繞煤基產業,凝練編制產業創新鏈和重大關鍵技術的“問題圖譜”,創新科技招投標規范,探索突破科技計劃管理體制機制,高起點建造科技創新城,以高端科技創新平臺匯聚創新資源……一系列“真刀實槍”的創新舉措,正詮釋著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一個高碳大省打造綠色、低碳的能源經濟“升級版”的決心與魄力。

    凝練“問題圖譜”:“變產業難題為科技難題”

    自今年1月起,“產業創新鏈”不僅成了風靡山西省科技廳的“熱詞”,7個處室還為此在整整半年里忙得幾乎“四腳朝天”。

    “許多產業領域都必須從頭開始了解,得徹底熟悉和吃透才行。”科技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一直忙活的正是“煤基領域產業創新鏈”的編制。

    讓大家頭疼的是,這項全新的工作內容,從概念的厘清,到重點產業的選擇,再到重大攻關課題的凝練,新招投標流程的形成……整個流程根本沒有樣本可借鑒,更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習,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而在履新的山西省科技廳廳長張金旺看來,“產業創新鏈”的編制盡管難度空前,但對于關系整個山西經濟發展命脈的煤基領域進行頂層設計,繪制關鍵技術的“問題圖譜”,不僅是科學配置科技資源的關鍵之舉,更是謀求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的“契合度”的第一抓手。

    長期以來,山西存在著科技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力不足,高層次科技人才嚴重匱乏,創新資源質量和水平不高等種種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因而如何把“產業難題”變成“科技難題”,探尋一條以煤為基、與多元發展戰略相適應的經濟技術路徑,正迫在眉睫。

    今年8月,經過反復調研論證,從市場和生產一線征集的1000余項技術需求被精心凝練成了涵蓋煤層氣、煤電、煤焦化、煤化工、煤機裝備、新材料和富碳農業7個重點產業的76個煤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并開始面向海內外公開招標。

    短短幾個月,幾條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的產業創新鏈,一個嶄新的科技招投標模式,形成了出人意料的合力,為山西煤基領域帶來了規模空前的創新資源集聚——

    “有實力的開發企業來了,知名高校的研發力量來了,甚至全省60%的相關技術力量都參與進來了……”在張金旺看來, 產業創新鏈的編制和科技招投標新路的探索,不僅是通過頂層設計重點項目攻關來實現山西產業結構轉型最快最核心的突破,未來還將在新能源、裝備制造等更多產業領域產生更深遠的示范意義。

    補齊創新“短板”: “劍鋒向內”打通體制“腸梗阻”

    11月10日,2015年度山西省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剛剛結束。細心的申報人不難發現,以往的15項省級科技計劃被砍掉了將近一半。

    長期以來,肩負“中國資源型經濟”轉型重任的山西,盡管一直致力于推動經濟轉型、能源變革。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山西的科技投入、研究成果、科技人才等多項指標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科技創新正是制約其轉型發展的“短板”。

    2014年,國家層面重構現有科技計劃體系、轉變科技管理職能、實現系統化改革的攻堅戰已然步入改革深水區。對于急需以能源革命破除“資源詛咒”的山西而言,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創新更顯得格外迫切。

    有人說,“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基礎,正是科技革命和機制體制創新”。

    今年以來,一場打破部門內權力分割,沖破傳統管理模式桎梏,精簡整合科技計劃的戰役已在山西省科技系統率先打響——

    原有的15項計劃經過優化后被整合為軟科學研究、低碳科技創新重大專項等8類計劃,形成了面向需求、職責清晰、協同聯動、集成創新的科技計劃體系,科研經費的70%將用來支持煤基低碳創新鏈優先項目;

    所有項目實行分類評審,實行科技報告、專家輪換、科技資源共享等制度。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和推廣等領域將加大企業專家比例,與周邊省份建立專家對接聯系制度等一系列創新制度也正在探索之中;

    把項目決定權關進制度的“籠子”,科技管理機制體制的改革與懲防體系建設、政府職能轉變緊密結合……

    一項項“劍鋒向內”的改革,不僅使立項過程更加透明,科技經費使用效益明顯提高,從源頭上解決了以往創新鏈條存在的“腸梗阻”現象,更不斷釋放著這個資源大省在能源革命中的變革和創新熱情——

    從過去只關注分管項目的進展,對項目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過問少、研究少,到現在必須熟悉全省產業及技術狀況、新的研發組織模式等,科技管理人員的心態和職責變了;

    從過去只關注能否立項、能否爭取到更多經費,到必須從全省的重大創新需求現實中申報項目,找到自己最擅長、最有條件和能力去研究突破的課題,科技人員的角色定位也變了;

    ……

    打造“智慧碳谷”:科技創新城“智造”未來“源動力”

    太原東南,與晉中接壤的一片100平方公里土地,正背負起一個全新的歷史使命。

    “山西的科技特區、人才特區,中國的煤基科技及產業創新高地,世界煤基科技成果和項目的重要集聚中心”,從人們對這里未來圖景的種種暢想與勾畫中,不難揣測,即將從這里拔地而起的科技創新城,正力圖“塑身”為一座三晉大地上獨一無二的“智慧碳谷”和科技綠城。

    沒有優越的地理位置,缺乏優質的科教資源,山西憑什么讓“煤老大”的“黑色名片”煥發異彩?

    作為山西省轉型綜改的第一工程,科技創新城被寄予的使命正是集聚創新資源,打通產學研鏈條,引領山西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為推動山西從“煤老大”向“煤科老大”轉變,促進轉型跨越發展趟出一條新路。

    如今,科技資源服務、科技創業孵化服務、科技金融服務三大平臺的建設已經啟動。這里不僅有山西舉全省之力投入的100億元資金,更有多種類型的聯合基金力圖從多維度提高科技資源撬動社會創新元素的能力;不僅有清華大學,中科院過程所、煤化所、力學所、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等40多家高端研發機構被遴選引進,更意欲引入科研人員1.7萬余人,院士工作團隊20個,“千人計劃”人才等88名,對接國家級創新平臺26個。

    “起步區將重點打造科技綠芯、科技環廊、科技綠軸等大型城市公園,核心區將配建地鐵、輕軌和有軌電車。到了2030年,這里規劃的居住人口將達到20萬,人均科研用地達到20.85平方米……”10月19日,隨著山西科技創新城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核心區專項規劃草案正式向社會公示,一個創新資源共享、創業環境優越、高端人才集聚的科技新城規劃已躍然紙上。

    “平臺建起來了,院士團隊吸引進來了,人才團隊集聚起來了,正為山西煤炭的清潔、安全、低碳、高效利用奠定了扎實的技術根基。”作為科技城籌備建設的主要負責人,張金旺如是表達對這座“未來之城”的期冀。

    從直指瓶頸的產業創新鏈編制,到破除沉疴的科技機制體制變革,再到筑巢引鳳的科技創新城建設……在今日的三晉大地,“搶跑”能源技術革命的一系列創新舉措,正強力驅動著“把黑色的煤炭還原成綠色的資源,把高碳的資源轉變成低碳的財富”的夢想,一步步照進現實。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