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圖為新疆中泰集團阜康工業園熱電廠。 (企業提供)
②圖為本報記者正在相關企業調查采訪。 (企業提供)
近期,隨著《水俁公約》的簽訂,國內外對發展占我國聚氯乙烯(PVC)總產能80%以上的電石法PVC的爭議聲再次響起,主要是認為其高污染和高耗能。那么,電石法PVC真的不綠色嗎?究竟要不要發展?為什么要發展?要怎么發展?中國化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多方調研。在調研中記者了解到:大力發展電石法PVC,不斷拓寬PVC應用領域,既是企業本身的需要,也是上下游企業和社會的需要,同時也是國家能源安全戰略、氯堿產業安全和我國發展PVC新材料的需要。
經濟發展貢獻頗多 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盡管面臨社會上出現的不和諧音符,但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電石法PVC的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和作用巨大。目前電石法PVC生產主要集中在煤炭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對于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改變落后面貌具有重大意義,因此,無論是從國家能源戰略安全還是節能環保角度考慮,電石法PVC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理應得到支持和發展,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對發展電石法PVC有新的正確定位。
他們呼吁政府相關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時不要簡單地“一刀切”。比如在新疆地區,可根據新疆的地域特點,根據國家對新疆采取的差別化產業政策,發展適合新疆區域情況的產品并給予相應政策支持,鼓勵企業發展清潔煤化工路線,真正讓企業為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PVC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功不可沒,說明電石法PVC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樣功不可沒。我國是PVC生產大國,2013年,國內PVC總產能達2746萬噸,電石法PVC占到80%以上,當年的PVC產量為1500多萬噸,電石法PVC產量為1370萬噸,也占到80%以上。中國還是世界上PVC的消費大國。世界各國都在以塑代鋼、以塑代木,減少對礦產資源及木材的消耗。隨著中國城鎮化的發展、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其他行業的發展,加上PVC應用領域的拓寬,它已經廣泛應用于塑料型材、管材以及醫用輸血管、輸血袋、汽車底盤塑料防腐涂層、發泡拖鞋等產品的生產?!毙陆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趙永祿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
“不僅如此,電石法PVC的生產還涉及到很多產業。如果電石法PVC產業消失了,既會牽扯到上游的煤炭、蘭炭、煤焦油、電石、機械制造,包括電極弧、電極殼以及石灰石開采等在內的一系列產業,還會影響到下游塑料加工產業,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趙永祿強調說。
原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國民也表示,電石法PVC除了對上游產業鏈和對下游國民經濟的帶動,還有一大作用是PVC在新材料開發上具有很大的潛力。根據中國塑協硬質PVC發泡制品專委會統計,得益于國家對于建筑物節能的要求,PVC在硬質發泡制品領域的需求每年正以20%的速度增長。由于PVC的阻燃性能也很好,下一步在很多應用領域也將得到廣泛應用。
張國民還告訴記者,如果中國不再生產電石法PVC,最受益的將是國外擁有石油天然氣資源和港口物流倉儲優勢的地區和企業,因為中國自身能源結構的特性決定了在我國發展乙烯法產業缺少競爭實力。
據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理事長李軍介紹,盡管中國宏觀經濟進入到一種新常態,跟前些年相比,增速明顯放緩,但是從PVC的人均消耗量來看,中國大陸去年的人均消費量大概是11.5千克,跟歐洲、美國相比,還處于一個很低的水平,而美國人均消費量已達24千克。從這個角度來講,國內未來市場的潛力依然存在。
符合能源安全需求 產業不能退出舞臺
如果說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貢獻和越來越廣闊的應用領域,說明我國發展電石法PVC存在的重要性的話,那么中國的資源稟賦又決定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泰化學董事長王洪欣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PVC產業,一定要結合中國資源稟賦的實際情況。目前我國PVC的生產方法有兩種即乙烯原料路線和乙炔原料路線(電石法PVC),其中電石法PVC為中國的一大特色,填補了世界空白。由于我國特殊的資源結構,即‘富煤、缺油、少氣’的特點,決定了電石法PVC在我國有其長期存在的合理性。中國每年需要5億噸原油,但自己只能生產2億多噸,中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已達60%左右。因此,從能源戰略角度考慮,在中國一定要大力發展電石法PVC,這已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家能源戰略安全的需要。”
趙永祿也表示,中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已經很高,如果大力發展乙烯法PVC,對中國原油的進口量和表觀消費量都將形成較大的壓力。乙烯法PVC每生產1噸產品需要消耗0.5噸乙烯;生產1噸乙烯又需要12.5噸的原油,相當于每生產1噸乙烯法PVC,需要消耗6.25噸原油。我國去年的電石法PVC產量達1370萬噸,如果全部改為乙烯法路線,相當于一年要多消耗1億噸原油。
“中國要再進口1億噸原油是根本不可能的!一是沒有原料來源和渠道;二是這么大的運輸量,一旦發生能源安全問題,對中國的原油進口將造成很大威脅。因此,電石法PVC的存在對替代石油的貢獻巨大,對中國的能源戰略安全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另外,中國的乙烯本身就短缺,需要進口,如果再用它來做PVC,乙烯的供應就會更加緊張,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壁w永祿強調說。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偉善認為,發展電石法PVC從替代石油角度來說意義重大。目前國內原油自給率不足,60%需要進口,而且國內也不可能發展那么大量的乙烯,上一個100萬噸/年乙烯項目,就需要配個1200萬噸/年的煉油裝置,原油進口增加會對能源安全帶來影響?,F在原油價格雖然已降至80美元/桶,對國內煤化工產業是一個沖擊,但中西部的電石法PVC企業如果能夠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把下游產業鏈做長,發展前景依然非常廣闊。
王洪欣進一步談到,一方面,國內對PVC的技術要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對電石法PVC要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另一方面,從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考慮,如果中國自己不能生產PVC,而是全部依賴進口的話,那么國外會將它的價格炒得非常高,最終成本會轉嫁到老百姓頭上。因此是否大力發展電石法PVC,必須根據我國國情和實際需要來考量。
“中泰集團正在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滿足市場需求,把普通的大眾產品上升到高端的差異化產品,擺脫同質化、低端化競爭,推動產業鏈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目前中泰化學主要圍繞PVC改性、下游產品市場應用拓展等課題進行研究,并與浙江大學和廈門凱納公司共同研究石墨烯如何對PVC原位聚合進行改性方面的技術,隨著電石法PVC技術的不斷成熟,電石法PVC樹脂質量將逐步與乙烯法PVC樹脂相媲美?!蓖鹾樾勒f。
張國民認為,生產PVC不能完全依賴國外的原料,要實現自給。因為牽涉到國家能源安全,對這個問題要全方位地看,不能孤立地看待,要看到其中隱含的風險,要考慮到能源安全的協調問題以及環保與經濟的協調問題。具體來說,我們從國外進口PVC原料的方式有三種:一是進口乙烯,二是進口二氯乙烷(EDC),三是進口VCM。國外為了打擊我們的電石法PVC,先會把VCM的價格壓得很低。
“國內已經有企業為了進口VCM,在港口建了許多的VCM儲罐?,F實情況是,當中國市場需求起來之后,國外又把VCM價格炒得很高,之前不少建罐的企業都吃虧了?!睆垏駨娬{。
循環經濟已成主流 產業步入綠色發展
目前,電石法PVC產業已經步入循環經濟發展軌道是有目共睹的事實。這也是眾多業內人士認為其應該大力發展的原因之一。
首先是環保瓶頸不斷解決,為長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中國電石法PVC生產企業經過共同的努力,“三廢”治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環保的瓶頸問題不斷解決,清潔的生產模式已經建立。在電石渣綜合利用方面,電石渣水泥技術在中國取得了突破,目前大型電石法PVC生產企業基本配備了電石渣水泥裝置;與此同時,電石渣的綜合利用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電石渣脫硫技術也得到較快的推廣。
“對于美麗化工這個詞語,在新疆的化工企業有著更好的體現。也許在內地新建一個新的化工廠會破壞莊稼、破壞綠地,但在新疆大部分地區都是荒灘戈壁,建立一個企業就綠化一片戈壁,建立一個企業也是建立了一片小的生態環境。以中泰阜康能源公司為例,在企業項目建設的同時,公司對園區周圍1.4平方千米的戈壁進行了綠化,營造了區域范圍內小的生態氣候。同時企業按照減量化、再利用的原則,園區綠化用水全部來自裝置循環處理,做到了廢水‘零排放’。” 新疆中泰阜康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文軍說。
其次,在廢棄物治理方面,2012年起,國內大型電石法PVC企業在電石爐氣利用上取得了新突破,在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進一步增強了市場的競爭力。針對電石法PVC生產工藝中的汞污染問題,目前中國政府和企業高度重視并已積極行動起來,汞污染關鍵技術已經研發成功,并在行業內快速推廣,中國電石法PVC企業完全可以按公約要求履約。
趙永祿告訴記者,現在的電石法PVC行業已今非昔比。這幾年全行業不斷實現技術進步,其中,中泰集團的電石法PVC一直在走創新之路,已經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天業集團也形成了相對完備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新技術的應用、強化管理、清潔生產,能耗指標的降低,環保標準的提升、安全技術的應用,都為電石法PVC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科技支撐,提高了其發展質量,使得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更有內涵。
針對電石法PVC的所謂“環境污染”問題,馮文軍說,解決主要依靠技術進步。公司80萬噸/年PVC的裝置,平均每天的產量達2400噸,同時將副產出7000噸含水在40%的電石渣,企業把它100%地轉化成生產水泥的原材料。另外,在80萬噸/年PVC項目建設期間,公司投資1億元,在氯堿行業內率先對氯乙烯裝置地下做了防滲處理,來防止對地下水的污染。
“這個裝置開起來以后,我們同步建成的還有含汞廢水的處理裝置。針對廢酸,我們上了常規解析和深度解析,兩套解析配合使用,做到所有的廢酸全部回用;針對廢水,我們配套上了一套含汞廢水濃縮蒸發工藝,將廢水進行處理回用,使所有的廢酸、廢水實現零排放?!瘪T文軍強調說。
西部發展更具優勢 產品質量明顯改善
中國應該在哪里發展電石法PVC,受訪者普遍認為,中西部更具比較優勢。
“在新疆發展產業要高載能化,因為新疆能源比較豐富,你讓他像東部地區發展加工業、高科技產業也不現實。根據能源轉化需要,就是要把低附加值的產品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產品,生產電石法PVC就成為必然?!蓖鹾樾勒f。
孫偉善認為,在中西部地區大力發展電石法PVC,關鍵是實現了煤炭產業鏈的延伸,這樣既發揮了資源優勢,又為中西部氯堿企業發展精細化工提供了原料基礎。
“在電石法PVC的產業鏈條中,電石生產必須使用蘭炭和石灰石,蘭炭在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尾氣包括煤氣和煤焦油,煤氣不僅可以做合成氨、甲醇等產品,還可以解決居民用氣;煤焦油提取出來的苯、萘等可以進一步生產其他精細化工產品,解決了中西部發展化工缺少苯、萘及芳烴資源的短板。另外,電石向下做的化工產品與乙烯下游化工產品是相同的,只是成本問題。乙烯可以做乙二醇、1,4-丁二醇,電石同樣也可以做?!睂O偉善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
李軍強調,中國是一個煤炭資源相對比較豐富,而乙烯資源比較稀缺國家,在這種能源結構的背景下,中國最具特色的就是電石法為主的PVC工藝路線,到2013年電石法PVC在國內PVC總產量中已經占到82%的份額,相信今年這個比例還會進一步上升。
“在中西部地區,這種特色更得以充分發揮。目前我們中西部很多氯堿企業的發展模式,已經從過去單純地生產氯堿產品,發展成為園區化、一體化的循環經濟模式,形成了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全產業鏈結構。包括宜賓天原公司在內的西部企業,都有很好的產品鏈設計,在這樣的設計下,在一個園區內形成的循環中,其一體化、規?;铜h境友好都得以充分體現。與若干年以前的電石法PVC企業相比,現在的氯堿企業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解決了汞污染的問題之后,電石法PVC在中國是可以持續發展的。”李軍說。
在趙永祿看來,電石法PVC對西部經濟的支撐和發展,對西部承載中國高載能行業的轉移,包括新疆的穩定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分析認為,西部發展該產業具備三大優勢。
首先,資源優勢。西部是中國的能源和資源,包括煤炭、電石、原鹽的產地和富集地,電石法PVC這種對資源依賴性很強的行業,如果能夠利用當地的資源和能源優勢,將其轉變為經濟優勢,勢必會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這種資源和能源優勢對企業而言,最直接的優勢是成本優勢和競爭優勢。
“目前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是,中國的電石法PVC產業都在向西部轉移,長江以南的電石法PVC企業不少都停掉了。因為缺乏原材料及電價高企,長江以南的噸產品電價高達0.8元以上,而在西部,從整個電石法PVC產業鏈條上來說,噸產品電價只有0.1元,生產1噸PVC大約耗電7000~8000千瓦時。因此在西部發展電石法PVC的成本優勢不言而喻?!壁w永祿說。
其次是政策優勢。西部主要是承接產業轉移。東南部發展高精尖產業,西部發展高載能的基礎產業,各有各的優勢。
再次是區位優勢。西部大多位于絲綢之路的大通道上,能夠輻射中亞地區,甚至到歐洲鹿特丹港,中東亞地區的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需要進口電石法PVC,中國的產品每年對印度的出口量就達20多萬噸。
中國化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電石法PVC不會退出歷史舞臺的另一個原因是,目前電石法PVC的質量不斷提高,與乙烯法的質量差距在日趨縮小。長期以來,電石法PVC裝置由于生產規模小,技術水平落后,企業實力差,產品質量始終同乙烯法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影響了中國PVC產品整體質量的提高。但是,近年來隨著電石法PVC工藝的進步,自控技術的開發應用,使電石法PVC的質量基本達到了乙烯法PVC的要求,尤其是大型電石法PVC企業,其產品質量已經完全能夠與乙烯法PVC相媲美。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的電石法PVC也得到廣大客戶的認可,出口到世界100多個國家??梢哉f,電石法PVC的產品質量已經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