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地煉企業再次呼吁放開原油進口
作者: 2014年11月14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山東地煉企業為何深陷困境?現在山東部分煉油企業工藝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為什么難以進一步發展?山東地煉行業人士近日表示,重要的癥結之一是山東地煉企業沒有原油進口及使用資質。他們紛紛呼
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山東地煉企業為何深陷困境?現在山東部分煉油企業工藝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為什么難以進一步發展?山東地煉行業人士近日表示,重要的癥結之一是山東地煉企業沒有原油進口及使用資質。他們紛紛呼吁國家放開原油進口,給地方煉化行業生存發展和公平競爭的空間。
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有關人士表示,由于原油供應體制的原因,山東地煉企業國內原油資源計劃僅有122.2萬噸/年,而且沒有原油進口及使用資質。與央企相比,山東地煉企業加工的劣質重油性質較差,只能通過與中石化、中石油、中國海油三大集團合作,取得部分原油資源。
“油價大幅下跌,很多山東地煉企業要么選擇檢修,要么干脆不開工。這是因為,對于沒有原油進口資質的地煉廠來說,短期內只能繼續使用之前儲備的高價位原油進行煉化。但是成品油受原油影響而降價,開工就意味著無利甚至虧損。”金銀島分析師韓景園說。
一些山東地煉企業反映,山東很多煉油企業工藝水平非常高,甚至超過“兩桶油”。為什么當地煉油和下游石化產業遇到了瓶頸,進一步發展壯大阻力重重?關鍵問題還是原油不能自主進口。山東恒源石化集團總經理王有德說,這些年山東地煉企業一直沒有取得原油開采和進口資質,企業為了生存只能加工燃料油。然而,即使是這類性價比較低的油,地煉企業也經常面臨無油可煉的尷尬境地。燃料油的加工成本比原油每噸高出上千元,原油價格比較低而且出油率高,地煉企業天天盼著國家有關部門放開原油進口權。目前,地處山東的勝利油田每年會給恒源石化13萬噸的原油配額,但對于年加工能力300萬噸的企業來說,這顯然是杯水車薪。
中國石油流通協會會長趙友山建議,取消燃料油消費稅,并將幾家大的地煉企業納入國家進口原油、汽柴油的試點單位。
山東金誠石化副總經理馬振生還提出,原油放開要確保獲得資質企業的質量,民營企業取得原油進口許可證具體怎么操作,應該引入第三方進行權威評估,以保證環保和各項產品的質量。
對于地煉行業的呼吁,山東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爭取國家相關部門對符合安全、環保、質量、能耗等條件的地煉企業賦予原油進口及使用資質,增加原油進口配額。同時將加強零售終端網絡建設,完善地方煉化產業政策,建立山東省煉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做好地方煉化企業“走出去”的配套服務。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