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上鉆井作業能力走向超深水
作者: 2014年11月12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據悉,歷經10年的創新和沉淀,中國海油搭建起深水探井鉆井技術體系,基本掌握整套深水探井鉆井技術。
從2004年開始,中國海油就著手攻克深水探井鉆井技術難題,借助南海及海外深水自營和合營勘探開發項目
據悉,歷經10年的創新和沉淀,中國海油搭建起深水探井鉆井技術體系,基本掌握整套深水探井鉆井技術。 從2004年開始,中國海油就著手攻克深水探井鉆井技術難題,借助南海及海外深水自營和合營勘探開發項目,依托國家重大專項和國家863計劃等課題,公司形成深水探井鉆井設計、表層鉆井工藝及設備、鉆井液和水泥漿、隔水管及井口系統、深水測試工藝等共計5大系列、80余項關鍵技術,深水探井鉆井技術體系終成型。 中國海洋石油研究總院鉆井完井總師周建良說,得益于這一系列技術,中國海油的海上鉆井設計和作業能力實現了從淺水向超深水的跨越,我國海洋石油的勘探開發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1975年,世界深水鉆井能力達到600米水深,但到目前為止深水鉆井技術仍被牢牢掌握在英國石油公司、殼牌、埃克森美孚等國際大石油公司手中。我國深水鉆井技術研究的起步比國外晚近30多年,如今,中國海油一舉打破國外壟斷,擁有了國字號的深水探井鉆井技術。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工程技術部深水處處長胡偉杰介紹,總公司從全局出發,充分協同有限公司、研究總院、中海油服等單位的技術力量,有效組織,優勢互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技術體系。研究總院注重技術基礎理論研究和攻關,有限公司深圳、湛江分公司關注現場作業實踐和技術應用,中海油服聚焦深水鉆井裝備安全高效運行和專業技術的發展。技術創新多和成果轉化好是這套技術體系的兩大特點。 四大創新填補行業空白。這套技術體系有四大創新,即首次建立了以中國南海深水鉆井、完井、測試三部規程為核心的工程設計及作業技術體系和方法;首次建立了南海臺風和內波流條件下隔水管作業控制方法;首次研發并成功應用了深水表層鉆井理論方法和裝置;首次研發和應用了深水鉆井液和固井水泥漿體系。 產學研高度結合創效益。目前,整套技術已經全部應用于現場,其泥漿密度動態調節裝置和隔水管配置設計及作業技術在“海洋石油981”等深水鉆井平臺進行了試驗和應用。中國海油一舉打破國外對深水鉆井技術的壟斷,將自主研發的這套技術應用于南海荔灣、流花、白云等區域,成功實施了20口深水和超深水井的鉆井作業。技術“落地生根”,帶來的是可觀的經濟效益,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做過一個統計,從2009年2月到2014年5月,應用這套技術后,取得經濟效益60億元。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