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國和俄羅斯簽訂第二輪天然氣供應框架協議,將從西伯利亞西部向中國出口天然氣,這將成為今年俄中兩國之間達成的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合同。今年5月份,中國和俄羅斯已簽訂400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同意開通西伯利亞管線,每年輸送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到中國。最新框架協議一旦生效,中國將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消費者。
俄羅斯天然氣
簽訂本次協議的雙方分別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按照協議規定,俄方每年將再向中國出口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同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將購買俄羅斯Vankorneft的10%股份。Vankorneft是俄羅斯最大石油生產商Rosneft的子公司。
不難計算,俄羅斯計劃每年供給中國680億立方米天然氣,這超過了德國每年4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給。
“我們已經就開通西部管線達成了原則性非正式協議,”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參加11月9日至11日APEC會議前夕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們在該項目的技術和商業等方面意見達成協議,這是我們達成最終的協議的基礎。”
被俄方稱為阿勒泰(Altai)的西線輸氣管道將從俄羅斯境內通往中國,是雙方天然氣管道合作的第二條路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發布消息說,該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的關于西線對華供氣框架協議的內容,包含了供氣量和供應期限以及照付不議的條款,且交貨地點是兩國邊境。
在遭到歐盟和美國的制裁后,俄羅斯已轉身向東,將自己的市場擴展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加緊和中國之間的聯系是俄羅斯最主要的外交政策。今天,我們之間的關系已經達到歷史上最高水平,是完全公平互信的合作,戰略性的交流。我們都意識到,這樣的合作對俄羅斯和中國來說非常的重要。”普京說。
牛津能源研究所(OxfordInstituteforEnergyStudies)的高級研究員Keun-WookPaik在今年秋初的一次演講中表示,由西伯利亞西部通過一條擬議的阿爾泰管道向中國出售天然氣,將成為“普京的復仇”。
由于支持對烏克蘭境內分裂主義分子的支持,普京政府受到了西方的攻擊。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能源出口是俄羅斯主要的硬通貨來源,預計中國將在代價高昂的管道建設和融資中對俄提供幫助。
2014年上半年,中俄雙方的貿易量達到591億美元,增長了3.4%,雙發計劃到2020年每年的貿易量能達到2000億美元。中國目前是俄羅斯第二大貿易合作伙伴。
雙方的中央銀行已經簽訂了3年盧布-人民幣交易合作,交易額達到250億美元,此次合作旨在減少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
雙方另一項金融合作是此前金磚銀行的成立。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