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國化工報記者從山東省經信委獲悉,由山東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共同編制的山東省輪胎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已經出爐。作為國內最大的輪胎生產省份,山東將提升綠色輪胎產品比重,加快先進技術工藝研發推廣,實施品牌戰略,強化節能減排,加快輪胎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告訴記者,改變山東輪胎產業大而不強、企業多而散的局面,調整產品結構是必由之路。山東省將依托青島科技大學、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中心,提升乘用子午胎、輕型載重子午胎、載重子午胎和工程子午胎等產品性能指標。依托三角、玲瓏、賽輪、雙星等骨干企業,開發安全輪胎、智能輪胎等高端品種。
產品結構調整的目標是:到2017年,山東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全鋼工程胎產量分別達到9100萬條、31000萬條、29萬條;到2020年這三類輪胎產量分別達到12000萬條、47000萬條、34萬條,斜交胎產量降至2000萬條。到2017年末,綠色輪胎產品的比重達到35%,全鋼子午胎無內胎比重達到50%,骨干企業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60%以上。到2020年末,綠色輪胎產品的比重達到50%,骨干企業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80%以上。
技術工藝的開發重點包括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輪胎設計理論,化學煉膠、多復合擠出、在線檢測自動判級、智能配電節能、煉膠與硫化除塵除味、信息化能源計量管理等技術工藝。計劃到2017年末,山東輪胎行業科研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以上,攻克和推廣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到2020年末,這一比重提高到3%以上,骨干企業創新能力有較大提高。
隨著國家新環保法的實施,山東省已制定了輪胎行業節能技術推廣方案,計劃到2017年末,全省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平均綜合能耗分別降到455、488、829千克標煤/噸輪胎,均比2013年下降5%;到2020年末再分別比2017年下降3%。粉塵、煙氣等問題也得到有效治理。
張洪民認為,未來中國在全球輪胎產能中所占份額將進一步提高。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山東省力爭到2017年末至少有1家企業達到世界輪胎前十強水平,到2020年末有2家企業達到世界前十強水平。“到2020年,山東省輪胎生產骨干企業的產品質量、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球市場占有率將提高到20%以上,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輪胎產業強省。”張洪民信心滿滿地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