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浙江省科技廳廳長周國輝所說,智慧園區是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生態化融合發展的重要示范區,而浙江作為全國首個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示范區,在這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智慧轉型:為園區發展提供支撐
當前,浙江化工正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以高端發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為轉型動力,該省正著力打造智慧產業園。浙江省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蘭建平認為,大力促進各級各類園區的智慧化改造,既是浙江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重要途徑,更是園區轉型升級的重要切入點。
蘭建平認為,再創產業發展的新優勢,必須在園區的智慧化下功夫。在衢州,氟硅新材料產業圍繞氟硅引新,為化工產業注入高新技術基因,從而使這一傳統產業開始變得“高大上”。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經發局相關負責人說,中天氟硅、方舟硅業、豪邦化工等科技含量較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新項目不斷引進,引領傳統企業向高新企業轉型,使全市氟硅產業集群的蛋糕越做越大。今年上半年,全區40多家氟硅企業形成聯動的產業集群,實現產值46.1億元,同比增長5.5%。
從嘉興港區管委會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港區以轉型發展為動力,以重點項目為支撐,助力港區經濟增速提質,目前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億元,同比增長30%;工業生產性投資完成36.8億元,同比增長18.4%,全年有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4.26億元。
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重大工業項目投資一直是拉動港區經濟發展的主引擎,特別是化工新材料行業重大項目,一直保持著五成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占比和七成以上的工業投資占比。
如今,嘉興港區的聚碳酸酯、氣相二氧化硅、丁基橡膠、環氧乙烷、有機硅、增塑劑等產品在行業內甚至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別是隨著興興新能源、贊昇科技、浙能清潔油品等項目的推進,烯烴、氫化丁腈橡膠、清潔油品等一批發展潛力大、競爭力強的產品將在港區形成規模。預計到2015年,港區化工新材料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
智慧環保:讓工業污染無處遁形
衢州擁有浙江省20個智慧城市試點項目中唯一的環保類項目。衢州集聚區化工企業多,危險化學品存儲量大,且安全生產信息化程度較低,缺乏統一的安全生產監管平臺。為改變這一現狀,該園區借助云平臺、大數據、智能視覺、信息傳輸技術,整合信息資源建立了智能化監管系統。其中,智慧安監(環保)工程一期總投資991萬元,建設預警功能、綜合監管、移動執法、遠期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等四大功能。
衢州市環保局總工程師金永紅說,在監控指揮中心接入衢州全市大氣自動監測站、水環境自動監測站、150多套省控以上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測在線信息后,可以實時查詢全市環境質量視頻和數據。而數據中心上線,可對市內污染物的排放情況進行科學分析。
位于衢州集聚區的浙江巨化是年產值逾百億元的化工企業,根據衢州市生態辦《關于印發智慧環保項目建設任務的通知》,巨化智慧環保建設工作被列入省、市生態目標責任書考核指標。按照實施方案內容,企業新增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要求在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并與公司現有環保平臺以及衢州市智慧環保平臺聯網。目前,巨化新建在線監測設備的采購、安裝、監測房改造、現場光纖鋪設、高清視頻升級改造,以及刷卡排污總量控制信息和在線監測數據對接聯網等工作正在有序展開。
嘉興港區管委會主任石云良表示,港區正在積極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區,不僅嚴格篩選入園項目,對已入園項目也采取了一系列獎罰分明的政策,鼓勵引導企業加大安全環保投入,加快技術革新和轉型升級的步伐。目前,嘉興港區向轄區內所有化工企業全面推開清下水在線監控設施安裝,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清下水定質定時排放試點,讓清污分流不徹底的企業難以蒙混過關。
創新管理:促進園區可持續發展
為更好地實現園區高效管理能力和智慧服務能力,浙江對循環經濟、節能減排、資源共享、能量梯次利用、土地集約和生態環境友好等方面提出規范要求,努力在提升園區智慧管理上下功夫。去年,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智慧園區規劃方案通過專家審評。該方案以應用為核心、以創新為驅動、以發展為目標,應用系統涵蓋政務聯動、應急指揮、感知園區、公共服務四大板塊,將重點打造電子政務門戶、招商引資管理、工程項目管理等10大系統,搭建集電子商務、企業服務、企業信息化、人才服務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
為解決無組織廢氣防治的難點,去年起,寧波石化區在全省率先開展化工企業LDAR技術(廢氣泄漏、檢測及修復技術)試點工作。鎮海煉化作為首批試點企業,高標準、嚴要求,制定了優于同行標準10倍的泄漏認定標準,去年利用LDAR技術檢測密封點43萬個,修復泄漏點2000多個,大幅減少VOC(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為園區的環境保護作出了貢獻。
在引進新項目方面,衢州集聚區實施嚴格的項目決策專家咨詢制度,委托院士專家把關,所有入駐園區的項目必須經過浙江省甚至國內頂級氟硅新材料專家的審核。“既要符合園區產業發展導向,又要達到安全環保的要求,而且產業關聯度強、真正好的項目才可以進入園區發展。”衢州集聚區副主任方圓介紹說,近年來,高新區已拒絕了110多個不符合產業導向的項目,協議投資達330多億元,僅今年上半年就淘汰了6個項目,總投資20多億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