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LNG動力船舶相關行業標準及技術標準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出臺。分析人士指出,這將打破LNG動力船舶行業標準缺失的困局,推動船舶“油改氣”市場及配套加氣設施的快速發展,同時促進LNG銷售、儲運等細分市場的增長,利好相關上市公司。
標準缺失僵局將破
自2010年我國首艘LNG-柴油混合動力船舶成功試航以來,目前國內完成"油改氣"的船舶已近200條。但受制于行業、技術標準缺失以及加氣設施的不完善,LNG動力船舶一直未得到大規模商業化發展。
2011-2012年期間,中國船級社及國家海事局已就LNG動力船舶的技術檢驗及行業規范等方面出臺了多項指導性文件,包括新版《氣體燃料動力船檢驗指南》、《LNG燃料動力試點船舶關鍵設備技術要求》及《關于明確LNG燃料動力船舶改造試點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等。但業內人士指出,上述文件僅起到了指導性作用,且缺乏具體操作層面的規定。
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出臺的LNG動力船舶相關行業標準及技術標準,或打破這一僵局。中國船級社相關人士預計,該標準的出臺將加速船舶“油改氣”的進程,推動LNG燃料動力船舶在國內沿江、湖及海等一帶的大規模應用。
標準出臺還將推動LNG船舶加氣設施的快速發展。據安迅思息旺能源透露,中石油及港華燃氣有限公司共同投建的3條LNG加氣躉船有望在2013年6月左右下水試航,為來往船舶加氣。預計2013年期間,國內將建成約10座水上加氣點,且長江沿線未來共規劃布局3000個船舶加氣點。
眾企業搶先機
有研究表明,純LNG驅動船舶與傳統燃料船舶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可降低40%,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約85%。雖然LNG動力船舶的建造成本比普通船舶高15%,但每年的使用成本能夠降低30%左右。
據挪威船級社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球有22艘LNG動力船舶已在商業化運營。到2015年,全球以LNG為燃料的新船訂單將達到500艘,到2020年將升至數千艘。
不過,由于LNG船用市場發展尚處早期且前期投資較大,目前我國進入該領域的公司多為石油巨頭及實力較強的大型燃氣公司。如2012年12月,中石油昆侖能源與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合資組建了昆侖能源長航(武漢)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實施“氣化長江”工程,開展LNG動力船舶的示范應用工作。
另據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師介紹,五大燃氣公司(新奧燃氣、港華燃氣、華潤燃氣、中國燃氣、中油燃氣)均已在LNG船用市場取得一定成果。其中,華潤燃氣首艘LNG-柴油混合動力船舶已于2013年1月7日試航,中油燃氣也于2012年在贛江等流域完成5艘LNG船舶改裝并投入運營,另有10艘船舶正在改裝階段。
A股上市公司中,已開展LNG動力船改造工作的企業主要有廣匯能源等。業內人士認為,LNG動力船市場的開啟將進一步推動LNG銷售、儲運、加氣等市場的發展,相關上市公司包括三大油、富瑞特裝、藍科高新、北人股份等。
不過,中國石油大學天然氣領域研究專家劉毅軍指出,國內LNG車、船的發展均面臨改造技術標準缺失、基礎配套實施不健全等因素制約,要形成穩定增長的市場尚待時日。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