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油價行情的持續,天然氣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日漸提高,也逐步成為各國重要的戰略能源。為了引導和規范天然氣下游利用領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今年修訂《天然氣利用政策》,并于12月1日起正式實施。中國天然氣專家戴金星認為,新政策在拓展天然氣利用領域、提高天然氣利用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拓展清潔能源利用領域
政策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負責全國天然氣利用管理工作,各省(區、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天然氣利用管理工作。政策中所指的天然氣范圍也有所擴大,國產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煤礦瓦斯)、煤制氣、進口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LNG)等。
根據新政策,居民用氣、天然氣汽車和天然氣燃料船舶列入利用優先發展序列,所有新建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氮肥項目等被列入限制類,而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化工更被列入禁止類,其中包括新建或擴建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甲醇項目下游產品的裝置。
專家認為,國際上對天然氣用戶的分類有所不同,如美國將用戶類型分為居民、商業、工業及發電,它們之間的差異通常表現在用氣量上。我國2007年頒布實施《天然氣利用政策》將天然氣利用領域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城市燃氣、天然氣化工、工業燃料、天然氣發電。今年新頒布的政策則根據不同用氣特點,把天然氣用戶分為城市燃氣、工業燃料、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化工和其他用戶。
記者注意到,新政策拓展的天然氣用戶比較多。包括列為優先發展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綜合能源利用效率70%以上,包括與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在內河、湖泊和沿海航運的以天然氣(尤其是LNG)為燃料的運輸船舶(含雙燃料和單一天然氣燃料運輸船舶);城鎮中具有應急和調峰功能的天然氣儲存設施;煤層氣(煤礦瓦斯)發電項目;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還有被列為允許類的用于調峰和儲備的小型天然氣液化設施。
優先發展高效利用項目
綜合考慮天然氣利用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及不同用戶的用氣特點等各方面因素,新頒布的天然氣利用政策把天然氣用戶分為優先類、允許類、限制類和禁止類。城市燃氣、工業燃料、其他用戶被列為優先發展序列。
城市燃氣首當其沖。包括城鎮(尤其是大中城市)居民炊事、生活熱水等用氣;包括港口、碼頭客運站、汽車客運站等公共服務設施用氣;天然氣汽車(尤其是雙燃料及液化天然氣汽車),包括城市公交車、出租車、物流配送車、載客汽車、環衛車和載貨汽車等以天然氣為燃料的運輸車輛。城市燃氣還包括中心城區、新區的中心地帶集中式采暖用戶,以及燃氣空調。
工業燃料優先發展。建材、機電、輕紡、石化、冶金等工業領域中可中斷的用戶;作為可中斷用戶的天然氣制氫項目。其他用戶包括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綜合能源利用效率70%以上,包括與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在內河、湖泊和沿海航運的以天然氣(尤其是液化天然氣)為燃料的運輸船舶(含雙燃料和單一天然氣燃料運輸船舶);城鎮中具有應急和調峰功能的天然氣儲存設施;煤層氣(煤礦瓦斯)發電項目;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
加強規劃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政策明確了被列為允許類發展的天然氣用戶和項目。包括城市燃氣中的分戶式采暖用戶;工業燃料中的建材、機電、輕紡、石化、冶金等工業領域中以天然氣代油、液化石油氣項目,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新建項目,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較好的以天然氣代煤項目;城鎮(尤其是特大、大型城市)中心城區的工業鍋爐燃料天然氣置換項目;天然氣化工中除作為可中斷用戶外的天然氣制氫項目。
目前,我國對天然氣發電依然非常審慎。陜、蒙、晉、皖等13個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區建設基荷燃氣發電項目(煤層氣(煤礦瓦斯)發電項目除外)被列入禁止類。除此之外的天然氣發電項目則被限制發展。
新政對天然氣化工項目下了禁止令。已建的合成氨廠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擴建項目、合成氨廠煤改氣項目;以甲烷為原料,一次產品包括乙炔、氯甲烷等小宗碳一化工項目;新建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氮肥項目都被列入限制發展類,包括新建或擴建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甲醇及甲醇生產下游產品裝置;以天然氣代煤制甲醇項目。
業內專家建議,雖然我國近年的天然氣發展迅速,但與世界24%的使用率比還相差甚遠,因此要在擴大天然氣原來領域和市場的基礎上,發展天然氣利用新領域,提高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同時,我國民用天然氣事業是面向市場的公用事業,正處于高速發展前期。面對不同利益主體和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政府應成為公正、獨立和專業化的市場監管者,以維護市場競爭的公平,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