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民營企業家都在翹首盼望'新36條'落實細則的時候,民間資本進入壟斷石油行業已經悄然破冰。
在中國和俄羅斯交接界的黑龍江上,一條跨越兩國邊境的石油管道正在醞釀。與其他跨境的石油管道不同的是,這條石油管道的投資主體不再是中石油和中石化,而是一家地方民企夢蘭星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整個審批全部由黑龍江省黑河市當地政府和這家企業共同推動。
這條國內第一條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石油管道即將在今年開工建設,其審批文件已送交國家發改委,知情人士透露,國家發改委5個相關司局已經全部審批通過。
背景:'新36條'實施細則待出
目前中國石油行業被大型央企所壟斷,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除上述企業之外,中國擁有進口原油和成品油資格的非國有企業約22家,其中絕大部分有央企的投資背景。
據知情人士透露,早在8年前黑河市當地政府便計劃建造這一跨國石油管道,并向相關部門遞交了申請文件,但審批過程中卻遭遇重重阻礙。
在漫長的8年審批之路上,鼓勵民營企業進入國內壟斷行業進行投資的政策方向也日漸清晰。
2005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部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主題的中央政府文件,因文件內容共36條,通常被簡稱為'非公36條'。
5年后的2010年5月,《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意見》也是36條,因此被稱'新36條'。但'新36條'由于實施細則尚未出臺,一直處于'空轉'狀態。
今年2月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主持五次座談會時表示,'推進壟斷行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與此相適應的是要促進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會事業等領域,這不僅能緩解經濟發展的困難,而且能推進整個事業的發展'。
3月16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其中第七個重點任務就是出臺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新36條'實施細則。溫家寶稱,'新36條'沒有落實,民間資本就會遇到玻璃門、彈簧門,因此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實施細則制訂出來。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民間資本投資的這條跨國石油管道建設破冰。
進展順利的話今年便能開工
這一跨國輸油管道項目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在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建設煉油廠,另一部分是將原油初煉后通過跨境石油管道輸往中國的接收站。
黑河當地政府官方網站顯示,項目共鋪設3條管道,管道單線長度63.1公里。項目總投資為66.5億元,中方投資人為夢蘭星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俄羅斯投資人為當地企業,負責提供原油。
夢蘭星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人為陶然曾任職黑河政府建筑部門,多年前從政府機構辭職。黑河當地政府對夢蘭星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非常倚重。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