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專題解讀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石化行業的產品品種、工藝水平等都已經達到世界中、上水平,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主要體現在行業的內在質量水平方面。以煉油、乙烯、芳烴、有機原料、合成材料為典型代表的石油化工領域,其上游是石油、天然氣資源的開采,其下游通過深加工可延伸至精細化工、專用材料等方面,在石油和化工產業鏈上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結合目前形勢,石化行業必須走提升式發展道路,才能真正支撐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發展。
煉油行業 從我國煉油行業未來形勢和任務來看,煉油能力仍將穩步增長,與成品油需求增速相適應。對煉油廠進行改造主要集中在二次加工能力的裝置,改造的目的是要適應原油劣質化趨勢,提升加工水平以及滿足我國油品質量升級的大趨勢。
“十二五”期間,煉油行業仍將繼續淘汰落后產能。依據“總量控制、內部優化、淘汰落后”同步推進的原則,我國將淘汰部分不具備競爭力的小型常減壓裝置;對于尚不屬于淘汰范圍內的小型煉油企業,應充分利用市場資源,嚴格環保監管和產品質量檢查,引導其發展差別化特色產品。
煉油企業節能減排的任務艱巨。煉油行業面臨原油劣質化壓力和油品質量升級,部分煉廠需新建或改造渣油加氫、蠟油加氫裂化、蠟油加氫、汽柴油加氫等加氫裝置,同時還需要完善配套的制氫、硫黃回收以及儲運系統等配套項目。
因此,煉油行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將集中在以下方面:進一步提高煉油產業集約化程度;提高油品環保等級;統籌考慮油品生產比例;提升加工水平,實現內涵式發展;優化產業布局,完善物流系統;技術結構調整。
乙烯行業 隨著煉油行業的發展,我國乙烯行業也進入了平穩增長時期。“十二五”期間,隨著國內經濟增速下降,乙烯的當量消費將會呈現出緩慢增長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優質原料資源仍是制約乙烯行業發展的因素之一。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5%,未來乙烯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原料供求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同時,原油價格高位運行將使乙烯行業原料成本增加。
節能減排壓力同樣考驗著乙烯行業。工信部發布的《烯烴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乙烯燃動能耗的目標是低于857千克標準煤/噸乙烯,近年新建的大型乙烯裝置都可以實現這一目標,但老裝置仍有較大壓力。
面對這些問題,要積極推進乙烯行業的結構調整。一是要充分發揮煉化一體化的優勢,提高煉油裝置和乙烯裝置的規模匹配程度,加強煉廠干氣、輕烴的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對資源進行優化。二是要廣泛采購石腦油、凝析油、輕烴等資源以及適度推進甲醇制烯烴發展,提高原料多元化程度。三是通過將副產物加工或者與園區企業結合,提高原料利用率。四是完善重油加工制烯烴技術。五是加快乙烯下游產品結構的調整,提高高端產品比例。
芳烴行業 苯、甲苯和對二甲苯市場需求量較大,“十二五”期間國內市場需求會有所減緩。我國芳烴產能布局存在地區差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石化下游產業的發展,使得延伸產品發展機會減少。“十二五”時期,將結合煉油企業改造或進口餾分油機會,適時調整芳烴產業布局。
有機原料行業 “十二五”期間,隨著我國一批石化項目的建設和改造,環氧乙烷、乙二醇、環氧丙烷、醋酸、苯乙烯、苯酚丙酮等有機化工原料供應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一些產品的短缺程度將減緩,但同時有些傳統產品如丙烯酸及酯、醋酸、丁辛醇等未來市場容量增長有限,正形成全面的市場競爭格局。
總地說來,目前我國有機原料行業還存在規模偏小、技術偏低、成本偏高、消耗偏高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適度提高品種的規模。
合成材料行業 到2012年底我國五大通用合成樹脂總產能預計達到6169萬噸,距《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僅差631萬噸。在這種情況下,提升產品檔次、加大專用料的開發和生產力度、提升差異化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合成橡膠領域,近年來特種橡膠越來越被大家所關注。未來特種橡膠市場前景總體較好,具有發展潛力。丁腈橡膠、鹵化丁基橡膠、乙丙橡膠、異戊二烯橡膠等以及丁二烯路線的氯丁橡膠是今后幾年合成橡膠行業關注的重點產品。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 白頤)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