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國首部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歷時兩年、實地調研百余家企業、凝聚了800多位行業專家智慧編制的這一《規劃》,提出將著力推動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六大新材料升級換代和自主創新,到“十二五”末,新材料產業規模總產值達到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實現我國由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的戰略轉變。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新材料產品綜合保障能力將提高到70%,關鍵新材料保障能力達到50%,實現碳纖維、膜材料、丁基橡膠、聚碳酸酯等關鍵品種產業化、規模化;推廣30個重點新材料品種,實施若干示范推廣應用工程。
《規劃》不僅明確了新材料發展的六大領域,還將其進一步細分為20個重點方向。在特種金屬功能材料方面,稀土功能材料重點發展超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稀土發光材料,積極開發新型儲氫材料;在高性能復合材料方面,重點發展樹脂基復合材料、碳/碳復合材料、陶瓷基復合材料等;在前沿新材料方面,重點發展納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和超導材料。此外,在先進高分子材料方面,特種橡膠加快開發丙烯酸酯橡膠及彈性體、鹵化丁基橡膠、氫化丁腈橡膠等品種;工程塑料加強改性及加工應用技術研發,增強高端品種供應能力;其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重點發展高端含氟聚合物,并大力發展環保型高性能涂料、防水材料和防火隔音泡沫材料等品種。
《規劃》同時提出,將有序建設包括稀土功能材料基地、特種橡膠基地、工程塑料基地、高性能氟硅材料基地、高性能復合材料基地在內的十大重點新材料產業基地;大力推進新材料發展的十大工程,即稀土及稀有金屬功能材料專項工程、碳纖維低成本化與高端創新示范工程、高強輕型合金材料專項工程、高性能鋼鐵材料專項工程、高性能膜材料專項工程、先進電池材料專項工程、新型節能環保建材示范應用專項工程、電子信息功能材料專項工程、生物醫用材料專項工程、新材料創新能力建設專項工程。其中絕大部分工程涉及化工行業。
“編制新材料產業規劃在我國尚屬首次。”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處長李永亮2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規劃》中涉及到大量化工新材料,如工程塑料、特種合成橡膠、高性能纖維及其增強復合材料、新型專用化學品以及氟硅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等非金屬功能材料,這為化工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使命。“新材料是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化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而化工新材料也是石化行業發展高端產品的方向。”李永亮補充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