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統籌行業、產業、產品結構,對主要工業行業、產業和產品按照單位電耗創造工業增加值進行分類、排序,并與相關部門加強協調,在整體框架下編制各省、各行業電力需求側管理實施意見。12月1日,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肖春泉在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座談會上透露上述信息。
此次座談會是工信部成立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性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座談會。會議指出,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要由主要保持電力負荷平衡轉變到長遠的、整體性的電力資源配置管理,貫穿于工業規劃、設計、生產、流通和使用全過程,既要著眼于當前保持電力負荷平衡,也要著眼于工業系統性節電、資源節約的整體性和發展的可持續性。工信部將考慮建立主要行業、主要產品、主要工藝生產過程電耗數據庫,包括單位電耗創造增加值的關系,以及部分產品使用過程能耗數據庫,研究大宗出口產品單位電耗創造增加值的關系。加快調整工業用電結構,促進電力資源向單位電耗工業增加值高的產業和產品轉移。
據悉,2010年我國工業用電達到3.1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73.6%,工業增加值占全國GDP比重40%,但能耗比重高達73%。能源需求持續增加,電力資源不足與無法得到科學、合理、充分利用問題并存。為緩解供需壓力,2010年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國家電監會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今年年初,工信部印發了《關于做好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強調要全面推進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發展節電型工業,確保工業與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