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較年初目標均有所增加
在將淘汰落后產能任務下達至各省、區、市3個月后,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于7月11日拿出了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名單,全國有2255家企業面臨淘汰落后產能壓力。
今年上單企業較去年增加了168家,且公布時間較去年提前了一個月。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與今年5月工信部發布的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相比,相關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落實到具體企業之后,所有18個行業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都有所增加,部分行業增加幅度甚至超過100%。
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較2010年有所增加的行業,也從5月公布任務目標時的10個,增加到12個,煉鐵行業和檸檬酸行業成為這2個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劇增”的行業。
這已經不是工信部第一次主動“加碼”增加淘汰落后產能任務了。去年5月工信部召開全國工業系統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會議時,其所確定的當年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就較其時國務院確定的目標有較大幅度提高。
18行業目標均有所提高
據工信部昨日公布的企業名單,2011年中國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共涉及2255家企業。
其中,在被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稱為“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最重、最難”的鋼鐵冶煉行業,今年需淘汰落后煉鐵產能3122萬噸、涉及96家企業,煉鋼產能2794萬噸、涉及58家企業,不僅較今年5月公布的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煉鐵2653萬噸、煉鋼2627萬噸)有所提高,也比去年的任務量(煉鐵3000萬噸、煉鋼825萬噸)提高不小。
其余16個行業,相應淘汰任務數量和涉及企業也均確定。這16個行業確定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均較5月確定的目標任務有所增加,其中,增幅最高的檸檬酸行業,短短2個月內,目標任務提高了144.8%。其余幾個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增加幅度較大的行業分別是銅冶煉、水泥、制革等。
從各地分解落實情況看,淘汰落后產能涉及企業較多的省份有:河北291家、湖南226家、山西173家、河南151家、四川131家、廣東114家、江西112家、山東102家。
其中,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省煉鐵、煉鋼、焦炭、造紙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較重,湖南、內蒙古、貴州等省(區)鐵合金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較重,河北、遼寧、四川、山西等省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較重,湖北、山東、河南、浙江等省印染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較重。
重工業抬頭節能壓力加大
主動“加碼”淘汰落后產能,或與高耗能重工業在今年重新抬頭有關。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主任陳佳貴此前曾表示,去年中國政府采取行政辦法壓制下來的高耗能產業,其發展在今年重新“冒頭”,值得關注。
上周末,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消息稱,今年電力需求增長的12個百分點中,電力、鋼鐵、建材、有色、化工和石化等六大高耗能行業拉動了5.1個百分點,從目前看,六大高耗能行業仍然是全社會用電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
這正凸顯了中國依靠重工業拉動經濟增長的慣性仍在,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任重道遠。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高耗能重工業抬頭,與部分地區希望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力爭盡早上馬項目有關。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