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光伏電站建設與運行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內容共計11條,涉及統籌推進大型光伏電站基地建設、創新光伏電站金融產品和服務等內容。對此,有業內人士作出了利好解讀。
自今年8月份以來,便有資本密集進入光伏產業。分析師認為,資金的進入源自看好光伏產業下游前景。
NPD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銳認為,政策利好、資金注入與光伏產業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長將帶動光伏業整體發展,光伏產業的回暖趨勢已經顯現。
資本持續進入促行業升溫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通知》的出臺說明國家對光伏產業的扶持會進一步加強”,“同時也說明能源局對今年的裝機量目標能否完成有一定擔憂,今年的裝機目標要想完成有不小的難度,出臺文件有一定促進作用。”
據了解,“十二五”規劃的35GW光伏發電容量中,2014年的裝機量指導目標為12GW,其中8GW為分布式發電。有業內人士表明,從目前了解情況來看,由于分布式發電的商業模式尚未成熟,推廣較難,今年裝機量目標將難完成。
廉銳也認為,2014年國內已有裝機量還并不明了,不排除能源局有擔憂裝機量的可能性。
此外,能源局還在官方網站上掛出了9月制發的文件《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
在此之前,嗅覺敏銳的資本便已開始布局。廉銳表示,近段時間進入光伏產業的資金“數量很大”,雖然難以統計,但可以看出資本方投資的意愿很強。“不僅因為近期的政策扶持,也因為看好產業的發展。”
恒大在9月末宣布900億元進軍光伏產業賺足了眼球。10月11日,中環股份公告稱,擬向中環光伏增資募資13億元用于光伏產品項目的建設。昨日(10月15日),林洋電子發布公告稱,定增近18億元建設光伏項目,此前不久林洋電子曾以1.34億元增資光伏電站公司。
不僅行業內公司加大投資,一些行業外公司也轉型進入光伏。長城電腦在9月公告稱,擬定增募資8.07億元投建光伏電站、高端電源擴產、信息安全研發中心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金科股份在10月13日公告稱,擬成立金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暫定名),注冊資本20億元,重點投資光伏、風能及頁巖氣等能源產業。
在資本密集進入光伏行業的同時,部分銀行對光伏行業的限貸政策已開始放松。據招商銀行近日發布的一份 《光伏發電行業信貸指導意見》顯示,銀行介入光伏行業已具有較大空間和前景,招商銀行目前已經把“光伏電站行業”定為“適度進入類行業”。
產業下游利潤目前相對穩定
在廉銳看來,資金流入光伏產業的原因除去政策利好刺激與投資環境好轉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看好光伏產業下游的發展前景。
“目前中國光伏產業下游電站方面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去年曾有爆發式增長,現在國內已經成為世界上光伏產業下游最大的市場。”廉銳說。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認為,光伏產業下游電站方面的兩個優勢使得資金更加偏好,“一是下游的需求逐漸增多;二是在目前的政策下,下游的利潤比較穩定。”
據王曉坤測算,目前光伏發電成本大概在0.7元/度左右,下游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每度電補貼0.42元,而集中式光伏發電站每度電的收購電價在國內三個地區分別為0.9元、0.95元與1元。因此相比產能長期過剩的上游制造業,光伏下游依靠補貼可以有相對穩定的利潤。
廉銳認為,光伏產業下游需求的不斷增長也帶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去年以來,行業的集中度提升不少,光伏產業最亂的階段已經過去,目前開始逐步進入有序的階段,尤其產業的下游將迎來快速發展。”
光伏產業下游的良好前景也被林伯強認同。林伯強表示,“光伏制造業目前仍然產能過剩,而且過剩狀態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是目前進入產業下游有比較好的前景,下游并不過剩,存在發展空間。”
雖然下游前景被看好,但王曉坤認為,“光伏產業下游電站最大的隱患是過于依靠補貼,現在雖然被熱捧,但是如果以后補貼被取消,可能會引起行業的新一輪洗牌。”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