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山東省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山東省石油化工協會規劃發展部主任喬法興表示,《方案》提出一系列創造性措施:調整能源結構,2015年底前實現煤炭消費總量“由增轉降”;對未取得污染物總量指標的項目不予環評審批;節能減排不達標地區暫停新增項目能評和環評等。同時《方案》給出的一系列財政和稅收鼓勵政策,也足以讓節能低碳者“心花怒放”。對于石化行業來說,這些都將成為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的新動力。
淘汰落后產能是首要措施。《方案》提出,積極化解煉油、輪胎等行業過剩產能。2014~2015年,煉油行業逐步淘汰200萬噸/年及以下常減壓裝置。據中國化工報記者了解,山東地方煉油和輪胎企業眾多,目前企業已意識到淘汰落后沒商量,正積極謀劃升級和轉型。
《方案》重點強調了調整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出落實壓減煤炭消費政策措施,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上耗煤項目必須嚴格實行煤炭消耗等量或減量替代政策,力爭2015年底前實現煤炭消費總量“由增轉降”。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到2015年底,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占全省電力裝機規模1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量的比重提高到4.5%。這給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展帶來了契機。
強化能評環評約束是一大亮點。《方案》要求加強能評、環評監管,落實好高耗能行業新增產能能耗等量或減量置換政策。對未取得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的項目不予環評審批,對未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的市、縣(市、區)和空氣質量不達標且污染反彈區域,暫停新增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項目能評、環評審批。
“山東省已經把能評放到與安環、環評同等重要的地位,能評不過關的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山東省化肥、氯堿和純堿行業是能耗大戶,這些行業如果要上新項目,能評就是一道坎。強化能評環評約束,尤其是對山東污染較重的地區來說,如淄博、東營、菏澤等,因環境容量有限,若想上新項目就會受到制約。”喬法興說。
相應的價格政策和配套政策是送給低碳環保企業的“禮包”。《方案》要求落實環保電價政策,擴大覆蓋面。落實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所得稅減免和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定期公布單位產品能耗最低的石油煉制、合成氨等企業名單,對能效領跑者給予政策扶持。
“這些措施將極大地提高化工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如不少化肥、純堿、輪胎等企業開展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如果有稅收優惠,相當于直接增加企業效益,當然能進一步激發企業的節能動力。”喬法興告訴記者。
同時,節能低碳水平高的企業還將有新的利好。《方案》提出嘗試拓展節能量交易范圍,逐步將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減少的能耗量、企業新上項目所需能耗增量、高耗能企業壓減的能耗量等進行交易。如此,企業就能將節約的能耗量換成錢。
喬法興向中國化工報記者表示:“山東是化工大省,煉油、輪胎、氮肥、氯堿等行業產能較大,企業已經在節能減排、低碳發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方案》出臺對有些產業是約束的硬杠杠,對有些企業可以說是重大利好,總體來看,是通過有保有壓促進節能減排低碳行動。”
相關資訊